假手于人
假手于人的意思
【解釋】假:借。借助別人的手來達到自己的目的。指憑借別人的力量辦事。
【出處】晉 陳壽《三國志 魏志 龐淯傳》裴松之注引皇甫謐《烈女傳》:“今雖三弟早死,門戶泯絕,而娥親猶在,豈可假手于人哉!”
【示例】曹操派禰衡去見劉表,是欲殺禰衡而采取的假手于人之策。
【近義詞】假公濟私、假力于人
【反義詞】公而忘私
【語法】假手于人補充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
字義分解
1. 不真實的,不是本來的,與“真”相對:假山。假話。假冒。假釋。假死。虛假。真假。弄虛作假。
2. 借用,利用:假借。假貨。假道(借路)。假手(利用他人為自己辦事)。假公濟私。不假思索(用不著想)。
3. 〔假名〕日本文所用的字母,多借用漢字的偏旁??瑫Q“片假假”,草書稱“平假假”。
4. 據(jù)理推斷,有待驗證的:假設(shè)。假使。假令。假如。假若。
(1)(名)人體上肢前端能拿東西的部分。
(2)(動)拿著:人~一冊。
(3)(形)小巧而便于拿的:~冊|~折。
(4)(形)親手:~抄。
(5)(~兒)量詞;用于技能、本領(lǐng):他真有兩~。
(6)(名)擅長某種技能的人或做某種事的人:選~|能~。
1. 介詞
a.在,如“生于北京”
b.到,如“榮譽歸于老師”
c.對,如“勤于學(xué)習(xí)”
d.向,如“出于自愿”
e.給,如“問道于盲”
f.自,從,如“取之于民”
g.表比較,如“重于泰山”
h.表被動,如“限于水平”
2. 后綴
a.在形容詞后,如“疏于防范”
b.在動詞后,如“屬于未來
3. 姓。
(1)(名)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進行勞動的高等動物:男~|女~|~們|~類。
(2)(名)每人;一般人:~手一冊|~所共知。
(3)(名)指成年人:長大成~。
(4)(名)指某種人:工~|軍~|主~|介紹~。
(5)(名)別人:~云亦云|待~誠懇。
(6)(名)指人的品質(zhì)、性格或名譽:這個同志~很好|他~老實。
(7)(名)指人的身體或意識:這兩天~不大舒服。
(8)(名)指人手、人材:我們這里正缺~。
最近文章
http://yanglaopt.net/ciyu_view_9a6a1643ac9a6a16/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