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得患失的意思
患得患失
(1) 憂慮爵位的得失。后引申為一味擔(dān)心得失,斤斤計較個人的利害
⒈ 生怕得不到,得到以后又生怕失掉。謂斤斤計較個人得失。
引語本《論語··陽貨》:“子曰:‘鄙夫,可與事君也與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茍患失之,無所不至矣!’”
何晏集解:“‘患得之’者,患不能得之。 楚俗言?!?br />宋文天祥《御試策》:“牛維馬縶,狗茍蠅營,患得患失,無所不至者,無怪也。”
明王廷相《雅述上》:“人臣患得患失之心根於中,則於人主之前論事不阿諛則逢迎,恐逆鱗而獲罪矣?!?br />魏巍《夏日三題·歡樂和悲愁》:“看來,個人主義,患得患失,是一切苦惱的根源?!?/span>
語本《論語.陽貨》:「鄙夫可事君也與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茍患失之,無所不至矣。」形容人的得失心很重,在沒得到以前怕得不到,得到以后又怕失去。
【解釋】患:憂慮。沒有時怕得不到;得到后;又恐怕失去。指對個人的利害得失斤斤計較。
【出處】先秦 孔子《論語 陽貨》:“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茍患失之,無所不至矣!”
【示例】既無“患得患失”的念頭,心情也自然安泰,決非欲“騙人安心,所以這樣說”的:切祈明鑒為幸。(魯迅《兩地書》六0)
【近義詞】斤斤計較、自私自利
【反義詞】公而忘私、大公無私、寵辱不驚
【語法】患得患失聯(lián)合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貶義。
字義分解
(1)(名)禍害;災(zāi)難:~難|水~。
(2)(動)憂慮:憂~|~得~失。
(3)(動)害(?。?span>~病|~者。
1. 獲取,接受:得到。得失。得益。得空(kòng)。得便。得力。得濟(jì)。心得。
2. 適合:得勁。得當(dāng)(dàng )。得法。得體。
3. 滿意:得意。揚(yáng)揚(yáng)自得。
4. 完成,實(shí)現(xiàn):飯得了。得逞。得志(多指滿足名利的欲望)。
5. 可以,許可:不得隨地吐痰。
6. 口語詞(a.表禁止,如“得了,別說了”;b.表同意,如“得,就這么辦”)。
1. 必須,須要:可得注意。
2. 極舒服,極適意:這時要能洗上涼水澡,就得了。
1. 用在動詞后表可能:要不得。拿得起來。
2. 用在動詞或形容詞后的連接補(bǔ)語,表示效果或程度:跑得快。香得很。
最近文章
http://yanglaopt.net/ciyu_view_9a595543ac9a5955/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