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之欲出
呼之欲出的意思
呼之欲出
(1) 叫一聲就像會出來似的。形容畫像十分逼真
⒈ 原作“呼之或出”。形容所描繪的人物形象生動逼真。
引宋蘇軾《郭忠恕畫贊》:“空蒙寂歷,煙雨滅沒, 恕先在焉,呼之或出。”
清毛際可《<今世說>序》:“殷、劉、王、謝之風(fēng)韻情致,皆於《世説》中呼之欲出,蓋筆墨靈雋,得其神似?!?br />清捧花生《畫舫馀談》:“﹝學(xué)畊﹞近師曾波臣,皆能駸駸入室,為鐘喜姿作小照,風(fēng)流娟娟,呼之欲出?!?br />徐遲《祁連山下》六:“﹝畫中﹞這么多的人物,個個生動活潑,呼之欲出?!?/span>
⒉ 謂人選已醞釀成熟,即將就任。
引聶紺弩《諸夏有君論》:“當(dāng)世人主為誰……在兩公尊腦,必然此中有人,呼之欲出也?!?br />《花城》1981年第4期:“﹝者香的丈夫﹞和我‘解放’將近一年了,對于我們復(fù)職的議論是‘呼之欲出’?!?/span>
招呼一聲,人像好像要從畫中走出。語本宋.蘇軾〈郭忠恕畫贊〉:「恕先在焉,呼之或出?!剐稳莓嬜骰蛭膶W(xué)作品的人物描寫十分逼真生動。
如:「誰是下任閣揆人選,已然呼之欲出。」
【解釋】呼:招呼;之:代詞;指代呼喚的對象;欲:就要。指好像叫他一聲;他就會出來似的。形容畫像非常逼真。也形容文學(xué)作品中的人物刻畫十分生動。
【出處】宋 蘇軾《郭忠恕畫贊序》:“空蒙寂歷,煙雨滅沒,恕先在焉,呼之或出?!?/p>
【示例】這幅肖像畫畫得維妙維肖,栩栩如生,真有呼之欲出之勢。
【近義詞】維妙維肖、栩栩如生、躍然紙上、惟妙惟肖
【反義詞】畫虎類犬、平淡無奇
【語法】呼之欲出兼語式;作謂語、定語;形容畫像生動逼真。
字義分解
(1)(動)生物體把體內(nèi)的氣體排出體外(跟‘吸’相對):~吸|~出一口氣。
(2)(動)大聲喊:~聲|歡~|~口號|大聲疾~。
(3)(動)叫;叫人來:直~其名|一~百諾|~之即來;揮之即去。
(4)(Hū)姓。
(5)象聲詞:北風(fēng)~~地吹。
1. 助詞,表示領(lǐng)有、連屬關(guān)系:赤子之心。
2. 助詞,表示修飾關(guān)系:緩兵之計(jì)。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謂結(jié)構(gòu)之間,使成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4. 代詞,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閑視之。
5. 代詞,這,那:“之二蟲,又何知”。
6. 虛用,無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1)(名)欲望:食~|求知~。
(2)(動)想要;希望:隨心所~|暢所~言。
(3)(動)需要:膽~大而心~細(xì)。
(4)(副)將要:搖搖~墜|山雨~來風(fēng)滿樓。
(1)(動)從里面走向外面:~來|~席。
(2)(動)超出。
(3)(動)往外拿:~主意。
(4)(動)出產(chǎn)、產(chǎn)生、發(fā)生:~問題。
(5)(動)發(fā)出:~汗。
(6)(動)顯露:~名。
(7)(動)顯得量多:不~數(shù)。
(8)(動)支出:~納。
(9)(名)〈方〉跟“往”連用;表示向外:快往~走。(量)一本傳奇中的一個大段落叫一出;戲曲中的一個獨(dú)立劇目叫一出:一~戲。(動)用在動詞后;表示動作從里往外:跑~大門。(動)用在動詞后;表示動作完成。含有從隱蔽到顯露或從無到有的意思:做~成績。(助)用在形容詞后;表示超出:快往~走。(量)一本傳奇中的一個大段落叫一出;戲曲中的一個獨(dú)立劇目叫一出
最近文章
http://yanglaopt.net/ciyu_view_9a28c243ac9a28c2/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