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理的意思
⒈ 使人。即受命出使者。參見“行李”。
引《左傳·昭公十三年》:“行理之命,無月不至。”
杜預注:“行理,使人通聘問者?!?br />《國語·周語中》:“敵國賓至,關尹以告,行理以節(jié)逆之。”
韋昭注:“行理,小行人也?!?br />章炳麟《官制索隱》:“行人之官,某名曰使,亦或借理為之,《周語》云:‘行理以節(jié)逆之’是也。亦或借李為之,《左氏》云:‘行李之往來’是也。”
⒉ 行道踐理。
引《管子·正第》:“能服信政,此謂正紀。能服日新,此謂行理?!?br />《四游記·猴王得仙賜姓》:“猴王道:‘你是行理君子,但望你指教我神仙去處。卻好去拜訪?!?/span>
字義分解
1.行為舉止:品~|操~|德~。
2.走、走路:直~|前~|寸步難~。
3.前往:南~|與子偕~。
4.流動、流通:發(fā)~|運~|風~一時。
5.做、從事、實施:~醫(yī)|~善|實~。
6.可以:只要盡力去做就~了。
7.能干、能力強:你真~。
8.行書的簡稱:~草|~楷|真~。
9.不久、將要:~將就木。
10.一種樂府和古詩的體裁:〈短歌行〉|〈琵琶行〉。
11.量詞,計算酌酒奉客的單位:賓主百拜,而酒三行。(漢.揚雄《法言.修身》)。
(1)治玉。
(2)(名)物質組織的條紋;紋理。
(3)(名)道理;事理。
(4)(名)自然科學;有時特指物理學。
(5)(名)管理;辦理。
(6)(動)整理;使整齊:~發(fā)|~一~書籍。
(7)(動)對別人的言語行動表示態(tài)度;表示意見(多用于否定):路上碰見了;誰也沒~誰|置之不~。
(8)(Lǐ)姓。
最近文章
http://yanglaopt.net/ciyu_view_9a07d943ac9a07d9/
合作QQ:564591 聯系郵箱:kefu@hao8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