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葦?shù)囊馑?/p>
⒈ 路旁的蘆葦。
引《詩·大雅·行葦》:“敦彼行葦,牛羊勿踐履?!?br />按,古文毛序以為泛言周王朝先世之忠厚,今文三家遺說則以為專寫公劉的仁德。后遂用為仁慈的典實。多用于稱頌朝廷。 漢班彪《北征賦》:“慕公劉之遺德,及行葦之不傷?!?br />晉慧遠《答何鎮(zhèn)南》:“上極行葦之仁,內(nèi)匹釋迦之慈。”
唐司空圖《華帥許國公德政碑》:“況我國家仁敷行葦,澤霈漏泉?!?br />清昭槤《嘯亭續(xù)錄·宗室宴》:“乾隆甲子,上宴王公及近支宗室百餘人於豐澤園,更其殿名惇敘殿,以示行葦燕毛之意。”
《詩經(jīng).大雅》的篇名。共八章。根據(jù)〈詩序〉:「行葦,忠厚也?!故渍露錇椋骸付乇诵腥?,牛羊勿踐履?!剐腥?,道旁的葦草。
字義分解
最近文章
http://yanglaopt.net/ciyu_view_9a07c143ac9a07c1/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