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官的意思
⒈ 唐代官名。稱受上官差遣,往來四方干辦公事者。
引唐韓愈《與孟尚書書》:“行官自南迴,過吉州,得吾兄二十四日手書數(shù)番?!?br />《資治通鑒·唐代宗廣德二年》“子儀(郭子儀 )使牙官盧諒至汾州” 元胡三省注:“節(jié)鎮(zhèn)、州、府皆有牙官、行官;牙官給牙前驅(qū)使,行官使之行役四方?!?/span>
⒉ 指主持事務(wù)的仆臣。 唐杜甫有《行官張望補(bǔ)稻畦水歸》、《秋行官張望督促東渚耗(一作刈)稻》兩詩。
引仇兆鰲注:“朱注:行官是行田者。”
施鴻?!蹲x杜詩說》:“《秋行官張望督促東渚耗稻》詩云‘督促’,亦可見主管田事;稱為家臣,以別于家僮?!?/span>
字義分解
1.行為舉止:品~|操~|德~。
2.走、走路:直~|前~|寸步難~。
3.前往:南~|與子偕~。
4.流動(dòng)、流通:發(fā)~|運(yùn)~|風(fēng)~一時(shí)。
5.做、從事、實(shí)施:~醫(yī)|~善|實(shí)~。
6.可以:只要盡力去做就~了。
7.能干、能力強(qiáng):你真~。
8.行書的簡稱:~草|~楷|真~。
9.不久、將要:~將就木。
10.一種樂府和古詩的體裁:〈短歌行〉|〈琵琶行〉。
11.量詞,計(jì)算酌酒奉客的單位:賓主百拜,而酒三行。(漢.揚(yáng)雄《法言.修身》)。
(1)(名)政府機(jī)關(guān)或軍隊(duì)中經(jīng)過任命的、一定等級(jí)以上的公職人員;在我國現(xiàn)多用于軍隊(duì)和外交場合。
(2)(形)舊時(shí)稱屬于政府的或公家的:~辦|~費(fèi)。
(3)(形)公共的;公用的:~大道|~廁所。
(4)(Guān)姓。
(5)(名)器官:五~|感~。
最近文章
http://yanglaopt.net/ciyu_view_9a002943ac9a0029/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