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壅若川
口壅若川的意思
⒈ 亦省作“口川”。
引《國語·周語上》:“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川壅而潰,傷人必多,民亦如之?!?br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諧隱》:“夫心險如山,口壅若川,怨怒之情不一,歡謔之言無方。”
宋朱熹《次季通韻贈范康侯》:“口川失自防,心兵幾回觸?!?/span>
【解釋】《國語·周語上》:“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潰,傷人必多,民亦如之?!焙笠蛞浴翱谯杖舸ā庇鹘浾撝?。
【出處】《國語·周語上》:“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潰,傷人必多,民亦如之?!?/p>
【示例】夫心險如山,口壅若川,怨怒之情不一,歡謔之言無方。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諧隱》
【語法】口壅若川作賓語、定語;用于比喻句。
字義分解
(1)(名)人或動物進飲食的器官;有的也是發(fā)聲器官的一部分。俗稱嘴。
(2)(名)(~兒)容器通外面的地方:瓶子~兒|碗~兒。
(3)(名)(~兒)出入通過的地方:出~|入~|門~兒|胡同~兒。
(4)(名)長城的關(guān)口;多用做地名;也泛指這些關(guān)口:~外|喜峰~|西~羊皮。
(5)(名)(~兒)破裂的地方;大的豁口:傷~|衣服撕了個~兒。
(6)(名)刀、劍、剪刀的刃:刀卷~了。
(7)(名)驢馬等的年齡:六歲~|這匹馬~還年輕。
(8)(量)表示人或動物的量:一家五~人|三~豬|一~鋼刀。
(1)(動)(本義)阻塞:~塞|~蔽。
(2)(動)把土或肥料培在植物根上:~土|~肥。
1. 如果,假如:若果。倘若。假若。天若有情天亦老。
2. 如,像:年相若。安之若素。旁若無人。置若罔聞。門庭若市。
3. 你,汝:若輩?!案粢?,復(fù)若賦,則何如?”
4. 約計:若干(gān )。若許。
5. 此,如此:“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猶緣木而求魚也。”
6. 順從:“曾孫是若?!?/p>
7. 指“海若”(古代神話中的海神):“望洋向若而嘆?!?/p>
8. 指“若木”(古代神話中的樹名)。
9. 指“杜若”(古書上說的一種香草):“沐蘭澤,含若芳”。若英(“杜若”的花)。
10. 文言句首助詞,常與“夫”合用:“若夫陰雨霏霏,連月不開?!?/p>
11. 用在形容詞或副詞后,表示事物的狀態(tài):“桑之未落,其葉沃若”。
(1)(名)(本義)水道;河流:河~。
(2)(名)平地;平野:米糧~|一馬平~。
(3)(名)指四川的簡稱。
最近文章
http://yanglaopt.net/ciyu_view_99f8c843ac99f8c8/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