巋然不動
巋然不動的意思
屹立而不(hao86.com好工具)動搖。
⒈ 屹立而不動搖。 《類說》引宋胡納《見聞錄》:“李尊懿仕偽蜀,談?wù)撳挠袐D人女子之態(tài)。
引蜀平, 太祖見曰:‘有此態(tài)耶?’以氊頭箭射之,正中其腹, 尊懿巋然不動, 太祖曰:‘外柔內(nèi)勁?!?br />毛澤東《西江月·井岡山》詞:“敵軍圍困萬千重,我自巋然不動?!?/span>
【解釋】高大挺立;難以撼動。
【出處】西漢 劉安《淮南子 詮言訓(xùn)》:“至德,道者丘山,嵬然不動,行者以為期也。”
【示例】敵軍圍困萬千重,我自巋然不動。(毛澤東《西江月 井岡山》)
【近義詞】紋絲不動、巍然不動、堅(jiān)不可摧、安如磐石、穩(wěn)如泰山、巍然屹立、安如泰山
【反義詞】風(fēng)雨飄搖、搖搖欲墜
【語法】巋然不動偏正式;作謂語;含褒義。
字義分解
(形)巋然;高大獨(dú)立的樣子:~然|~然不動。
1. ?對,是:然否。不然。不以為然。
2. ?以為對,答應(yīng),信守:然納(以為對而采納)。然諾(許諾,信守諾言)。
3. ?這樣,如此:當(dāng)然。然后。然則。
4. ?表示一種語氣(a.表決定,猶焉,如“寡人愿有言然”;b.表比擬,猶言一般,如“如見其肺肝然”)。
5. ?用于詞尾,表示狀態(tài):顯然。忽然。飄飄然。
6. ?古同“燃”。
1. 副詞。
2. 用在動詞、形容詞和其它詞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詞或名詞性語素前面,構(gòu)成形容詞: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謙)。不刊(無須修改,不可磨滅)。不學(xué)無術(shù)。不速之客。
3. 單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問:他現(xiàn)在身體好不?
(1)(動)改變原來位置或狀態(tài):搬~。
(2)(名)動作:一舉一~。
(3)(動)使用:~腦筋。
(4)(動)感情起反應(yīng):~人。
(5)(動)開始做:~工。
(6)(副)動不動;常常:觀眾~以萬計(jì)。
最近文章
http://yanglaopt.net/ciyu_view_99f20943ac99f209/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