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仁棄義
絕仁棄義的意思
⒈ 謂拋棄世俗的仁義,回復到純樸的本性。
引《老子》:“絶仁棄義,民復孝慈?!?br />解釋:絕、棄:放棄。指放棄世俗倡導的仁義,回復到人的本性。這是老子無為而治的思想。出處:《老子》第十九章:“絕圣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德?!?/span>
棄絕仁義,回復到人純樸的本性。是老子無為而治的思想。
【解釋】絕、棄:放棄。指放棄世俗倡導的仁義,回復到人的本性。這是老子無為而治的思想。
【出處】《老子》第十九章:“絕圣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德?!?/p>
【語法】絕仁棄義作賓語、定語;指無為而治。
字義分解
(1)(動)斷絕:~交|~緣|隔~|拒~|絡繹不~。
(2)(動)完全沒有了;窮盡;凈盡:斬盡殺~|法子都想~了。
(3)(形)走不通的;沒有出路的:~地|~壁|~處逢生。
(4)(形)獨一無二的;沒有人能趕上的:~技|他的書畫可稱雙~。
(5)(副)極;最:~大多數(shù)|~大部分。
(6)(副)絕對(用在否定詞前面):~無此意。
(7)(名)絕句:五~|七~。
1. 一種道德范疇,指人與人相互友愛、互助、同情等:仁義(a.仁愛與正義;b.通情達理,性格溫順,能為別人著想)。仁愛。仁政。仁人志士(仁愛有節(jié)操的人)。仁義禮智(儒家的倫理思想)。仁至義盡。一視同仁(同樣看待,不分厚?。?。
2. 果核的最內(nèi)部分或其他硬殼中可以吃的部分:核桃仁兒。
3. 姓。
(動)放棄;扔掉。
1. ?公正合宜的道理或舉動:正義。義不容辭。義無反顧。仗義直言。
2. ?合乎正義或公益的:義舉。義務。義憤。義演。見義勇為。
3. ?情誼:義氣。恩義。義重如山。
4. ?意思,人對事物認識到的內(nèi)容:意義。含義。釋義。微言大義。
5. ?指認為親屬的:義父。
6. ?人工制造的(人體的部分):義齒。義肢。
7. ?姓。
最近文章
http://yanglaopt.net/ciyu_view_99d3ec43ac99d3ec/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