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音:ㄐㄨㄣ ㄌㄞˊ ㄐ一ㄤ ㄉ一ˊ ㄕㄨㄟˇ ㄌㄞˊ ㄊㄨˇ 一ㄢˋ
軍來將敵,水來土堰的意思
比喻根據(jù)【hao86.com好工具】對方的具體情況,針鋒相對,采取相應(yīng)的措施。
⒈ 比喻根據(jù)對方的具體情況,針鋒相對,采取相應(yīng)的措施。
引元鄭廷玉《楚昭公》第一折:“哥哥,豈不聞古云:軍來將敵,水來土堰。俺這里有司馬子期、子常、申包胥,皆是南楚有名之將,請將來與他商議,有何不可!”
(諺語)比喻不管遇到任何事情,都自有辦法應(yīng)付。元.鄭廷玉《楚昭公.第一折》:「豈不聞古云:『軍來將敵,水來土堰』?俺這里有司馬子期、子常、申包胥,皆是南楚有名之將,請將來與他商議,有何不可?」也作「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兵來將敵,水來土掩」、「兵來將迎,水來土堰」、「水來土壓,兵至將迎」、「水來土掩,兵到將迎」、「水來土淹,兵至將迎」、「水來土掩,將至兵迎」。
堰:擋住、堵住。指交戰(zhàn)時不管對方采取什么策略,都有相應(yīng)的辦法對付。
元·鄭廷玉《楚昭公》一:“哥哥,豈不聞古云‘軍來將敵,水來土堰。’俺這里有司馬子期、子常、申包胥,皆是南楚有名之將,請將來與他商議,有何不可?”
字義分解
(1)(名)軍隊:我~|陸~|八路~|解放~| 參~|裁~|生產(chǎn)大~|勞動后備~。
(2)(量)軍隊的編制單位;一軍轄若干師:第一~|敵人的兵力估計有兩個~。
1. ?由另一方面到這一方面,與“往”、“去”相對:來回。來往。過來。歸來。來鴻去燕(喻來回遷徙,不能在一地常??;亦喻書信來往)。
2. ?從過去到現(xiàn)在:從來。向來。
3. ?現(xiàn)在以后,未到的時間:來年。將來。來日方長。
4. ?用在數(shù)詞或數(shù)量詞后面,表示約略估計:二百來頭豬。
5. ?做某個動作:胡來。
6. ?用在動詞前,表示要做某事:大家來動腦筋。
7. ?用在動詞后,表示做過(一般均可用“來著”):昨天他哭來。
8. ?用在動詞后,表示動作的趨向:上來。
9. ?表示發(fā)生:暴風(fēng)雨來了。
10. ?在數(shù)詞一、二、三后面,表示列舉理由:這臺收錄機一來音質(zhì)好,二來價錢便宜,我就買了。
11. ?用做詩、歌詞中的襯字:八月里來桂花香。
12. ?表示語氣,歸去來兮!
13. ?姓。
1.(副詞)就要;快要 :天~下雨
2.(介詞)把;拿:~功贖罪。
3.下象棋時直接攻擊對方的將或帥:~軍。
4.帶領(lǐng);攙扶:~幼弟而歸。扶~。
5.做:慎重~事。
6.休養(yǎng);調(diào)養(yǎng):將養(yǎng)。
7.(文言副詞)又;且 :~信~疑。
8.(助詞)表示動作的開始 :趕~上去。
1.統(tǒng)率士兵的人:大將、勇將、將士用命。
2.高級軍階的名稱:上將、中將、少將。
3.喻指超群杰出的人才:游泳健將。
4.帶、率領(lǐng):將兵。
愿;請求。用來表示禮貌上的尊敬:將子無怒,秋以為期。(《詩經(jīng).衛(wèi)風(fēng).氓》)
(1)(名)敵人。
(2)(動)抵擋:所向無~。
(3)(形)相當(dāng):勢均力~。
(1)(名)水。
(2)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結(jié)合而成的;最簡單的氫氧化合物;無色、無臭、無味的液體。
(3)河流:漢~。
(4)指江、河、湖、海、洋:~上人家。
(5)(~兒)稀的汁:藥~。
(6)指附加的費用或額外的收入:外~。
(7)指洗的次數(shù):這衣裳洗幾~也不變色。
(8)姓。
與軍來將敵,水來土堰相關(guān)的成語
最近文章
http://yanglaopt.net/ciyu_view_99cd3043ac99cd30/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