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讓的意思
⒈ 亦作“克攘”。能謙讓。
引《書·堯典》:“允恭克讓?!?br />孔傳:“克,能?!?br />孔穎達(dá)疏:“善能謙讓。”
《孔子家語·六本》:“昔堯治天下之位,猶允恭以持之,克讓以接下?!?br />《漢書·藝文志》:“合於堯之克攘,《易》之嗛嗛,一謙而四益,此其所長(zhǎng)也。”
顏師古注:“攘,古讓字?!?br />明李東陽《新修平陽府城記》:“且陽平之民,舊稱勤儉,服勞、溫恭、克讓,有堯之遺風(fēng)。”
能夠謙讓。
字義分解
(1)(動(dòng))攻破;攻下?lián)c(diǎn);戰(zhàn)勝。
(2)(動(dòng))能:~勤~儉|不~分身。
(3)(動(dòng))克服;克制:~己|以柔~剛。
(4)(動(dòng))消化:~食。
(5)(動(dòng))嚴(yán)格限定(期限):~期動(dòng)工|~日完成。也作“刻”。另見kēi。
(6)(量)公制重量或質(zhì)量單位;一克等于一公斤的千分之一。舊稱公分。
(7)藏語容量單位;一克青稞約二十五斤。也是地積單位;播種一克種子的土地稱為一克地;一克地約合一市畝。
(1)(動(dòng))把方便或好處給別人:見困難就上;見榮譽(yù)就~。
(2)(動(dòng))請(qǐng)別人接受招待:~茶|把人家~進(jìn)屋里。
(3)(動(dòng))索取一定的代價(jià);把財(cái)物的所有權(quán)轉(zhuǎn)移給別人。
(4)(動(dòng))表示指使、容許或聽任:誰~你來的?|~我仔細(xì)想|~高山低頭;叫河水讓路。
(5)(介)被;叫:行李~雨給淋了。
最近文章
http://yanglaopt.net/ciyu_view_99c36a43ac99c36a/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