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不副實
名不副實的意思
名不副實
(1) 徒有虛名,與實際不相符合
⒈ 亦作“名不符實”。名聲與實際不相符合。
引三國魏劉劭《人物志·效難》:“中情之人,名不副實,用之有效。”
唐殷璠《<河岳英靈集>敘》:“如名不副實,才不合道,縱權(quán)壓梁竇,終無取焉?!?br />廖仲愷《對黃埔軍校第三期入伍生訓(xùn)話》:“所謂盛名難負,名不符實,反為見笑?!?/span>
空有虛名,不合實際。如:「這樣做不是名不副實,徒惹是非嗎?」魏.劉劭《人物志.效難》:「中情之人,名不副實,用之有效,故名由眾退,而實從事章?!挂沧鳌该环麑崱?、「名不當(dāng)實」。
【解釋】名:名稱;副:相稱;相符合。名聲與事實不相符合。指空有虛名。
【出處】三國 魏 劉邵《人物志 效難》:“中情之人,名不副實,用之有效?!?/p>
【示例】縣、區(qū)、鄉(xiāng)各級民眾政權(quán)是普遍地組織了,但是名不副實。(毛澤東《井岡山的斗爭》)
【近義詞】徒有虛名
【反義詞】名副其實、名不虛傳、名實相副、不務(wù)空名、當(dāng)之無愧
【語法】名不副實主謂式;作謂語、定語、定語;指空有虛名。
字義分解
1.人或事物的稱謂:名字。名氏。名姓。名義。名分(fèn )。名堂。名落孫山。名存實亡。
2.起名字:“秦氏有好女,自名為羅敷”。
3.做某事時用來作依據(jù)的稱號:這些人以“辦學(xué)”為名,行騙錢之實。
4.叫出,說出:不可名狀。
5.聲譽:名譽。名聲。名優(yōu)(a.出名的,優(yōu)良的;b.名伶)。名噪一時。名過其實。
6.有聲譽的,大家都知道的:名人。名士。名師。名將(jiàng )。名醫(yī)。名著。名流。名言。名勝。名劇。
7.占有:不名一文。
8.量詞,用于人:三名工人。
1. 副詞。
2. 用在動詞、形容詞和其它詞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詞或名詞性語素前面,構(gòu)成形容詞: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謙)。不刊(無須修改,不可磨滅)。不學(xué)無術(shù)。不速之客。
3. 單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問:他現(xiàn)在身體好不?
1.第二位的,輔助的,區(qū)別于“正”、“主”:~職。~手?!佟!?。
2.附帶的,次要的:~業(yè)。~品?!场!!??!a(chǎn)品?!饔?。
3.相配,相稱(chèn):名實相~。其實難~。
4.量詞(a.一組或一套,如“一~手套”,“全~武裝”;b.指態(tài)度,如“一~笑臉”)。
(1)(動)內(nèi)部完全填滿;沒有空隙:~心兒的鐵球。
(2)(形)真實;實在:~話~說。
(3)(名)實際;事實:傳聞失~。
(4)(名)果實;種子:開花結(jié)~。
最近文章
http://yanglaopt.net/ciyu_view_997d6543ac997d65/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