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是的意思
乃是
(1) 是,就是
⒈ 卻是。
引南朝宋劉敬叔《異苑》卷六:“樹(秦樹 )低頭急去數(shù)十步,顧其宿處,乃是冢墓?!?br />《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一:“朱氏正要問個備細(xì),一陣?yán)滹L(fēng),遍體颯然驚覺,乃是南柯一夢。”
⒉ 是;就是。
引《百喻經(jīng)·山羌偷官庫衣喻》:“山羌答言,我衣乃是祖父之物。”
《平山冷燕》第三回:“小女此扇,乃是草書,故此飛快?!?br />魯迅《且介亭雜文·病后雜談之余--關(guān)于“舒憤懣”》:“大家早忘卻了血史,反以為全留乃是長毛,全剃好象和尚。”
卻是。為轉(zhuǎn)折語。
如:「這不是一朵花,乃是一片紅葉。」
字義分解
(1)〈書〉(副)表示判斷,相當(dāng)于“是、就是、實在是”:失敗~成功之母。
(3)(連)于是:因山勢高峻;~在山腰休息片刻。
(4)(連)才:惟虛心~能進(jìn)步。
(5)(代)你;你的:~父|~兄。
1. 表示解釋或分類:他是工人?!栋ⅲ颜齻鳌返淖髡呤囚斞浮?/p>
2. 表示存在:滿身是汗。
3. 表示承認(rèn)所說的,再轉(zhuǎn)入正意,含有“雖然”的意思:詩是好詩,就是太長了。
4. 表示適合:來的是時候。
5. 表示任何:凡是。是活兒他都肯干。
6. 用于問句:他是走了嗎?
7. 加重語氣,有“的確”、“實在”的意思:天氣是冷。
8. 對,合理,與“非”相對:是非。他說的是。實事求是。
9. 認(rèn)為對:是古非今。各行其是。深是其言。
10. 表示應(yīng)承或同意(單說一個“是”字):是,我就去。
11. 這,此:是日。是可忍,孰不可忍。比比皆是。
12. 助詞,把行為對象提前表示只這樣做:惟你是問。惟利是圖。
13. 姓。
最近文章
http://yanglaopt.net/ciyu_view_996ff143ac996ff1/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