盟主的意思
古代諸侯盟會中的領(lǐng)袖或主持者。
泛指同盟首領(lǐng)或倡導(dǎo)者。
喻(hao86.com好工具)主要的事物;主宰。
⒈ 古代諸侯盟會中的領(lǐng)袖或主持者。
引《國語·晉語五》:“晉為盟主,而不修天罰,將懼及焉。”
《左傳·昭公二十三年》:“所謂盟主,討違命也。若皆相執(zhí),焉用盟主?”
《史記·秦本紀》:“秦繆公廣地益國,東服彊晉,西霸戎夷,然不為諸侯盟主,亦宜哉?!?br />《漢書·刑法志》:“﹝晉文﹞總帥諸侯,迭為盟主?!?br />清魯一同《秦論》:“山東之國,方日從事干戈會盟, 晉人世為盟主,盛於悼而衰於平?!?/span>
⒉ 泛指同盟首領(lǐng)或倡導(dǎo)者。
引漢臧洪《答陳琳書》:“吾子託身於盟主, 臧洪策命於長安?!?br />《晉書·溫嶠傳》:“初, 嶠與庾亮相推為盟主?!?br />《舊唐書·李密傳》:“及義旗建, 密負其強盛,欲自為盟主,乃致書呼高祖為兄,請合從以滅隋。”
《三國演義》第五回:“今奉大義,必立盟主;眾聽約束,然后進兵?!?br />老舍《趙子曰》第一:“天臺公寓的外部,以第三號五間北房當中的那一間為最大,公認為天臺公寓的‘金鑾殿’。第三號的主人也儼然以內(nèi)外部的盟主自居。”
⒊ 喻主要的事物;主宰。
引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事類》:“是以屬意立文,心與筆謀,才為盟主,學(xué)為輔佐,主佐合德,文采必霸?!?/span>
同盟的領(lǐng)袖。
字義分解
(1)(名)舊時指宣誓締約;現(xiàn)在指團體和團體、階級和階級或國和國的聯(lián)合。
(2)(名)指結(jié)拜的(弟兄)。
(3)(名)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的行政區(qū)域;包括若干旗、縣、市。
1. ?權(quán)力或財物的所有者,家庭的首腦:主人。物主。失主(失掉財物的人)。當家作主。
2. ?舊時臣子稱君王,下級稱上級,仆人稱家主:君主。主上。
3. ?對事物的意見或認為應(yīng)當如何處理,決定:主張。主見。主意。主義。
4. ?對事物有決定權(quán)力:民主。自主。主持。主宰。主權(quán)(一個國家的獨立自主的權(quán)力)。
5. ?最重要的,最基本的:主次。主要。主力。主將(
)。6. ?預(yù)示:早霞主雨。
7. ?舊時為死人立的牌位:木主。神主。
8. ?基督教、伊斯蘭教對所信仰的神或本教創(chuàng)始人的稱呼。
9. ?姓。
最近文章
http://yanglaopt.net/ciyu_view_994e4643ac994e46/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