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而不返
迷而不返的意思
⒈ 迷路后不知回來。比喻犯了錯誤不知改正。
引漢王粲《為劉表與袁尚書》:“若使迷而不返,遂而不改,則戎狄蠻夷將有誚讓之言。”
《三國志·魏志·程曉傳》:“況姦回暴露,而復不罷,是袞闕不補,迷而不返也?!?br />亦作“迷而不反”。 《三國志·蜀志·鍾會傳》:“若偷安旦夕,迷而不反,大兵一發(fā),玉石皆碎,雖欲悔之,亦無及已。”
晉慧遠《答桓南郡書》:“可謂下士聞道而大笑之,真可謂迷而不反也?!?br />宋陸九淵《與曾宅之書》:“主客倒置,迷而不反,惑而不解。”
迷失道路而不知回頭。比喻犯錯而不知悔改。
【解釋】迷路后不知回來。比喻犯了錯誤不知改正
【出處】漢 王粲《為劉表與袁尚書》:“若使迷而不返,遂而不改,則戎狄蠻夷將有誚讓之言?!?/p>
【示例】晉·陳壽《三國志·魏志·程曉傳》:“況奸回暴露,而復不罷,是袞闕不補,迷而不返也。”
【近義詞】迷而不反
【反義詞】迷途知返
【語法】迷而不返作謂語、賓語;指知錯不改。
字義分解
(1)(動)分辨不清;失去判斷能力
(2)(動)因?qū)δ橙嘶蚰呈挛锇l(fā)生特殊愛好而沉醉:~戀。
(3)(名)沉醉于某一事物的人:球~。
(4)(動)使看不清;使迷惑;使陶醉:~航|~誤|~宮。
1. ?古同“爾”,代詞,你或你的:“而翁歸,自與汝復算耳”。
2. ?連詞(a.表平列,如“多而雜”。b.表相承,如“取而代之”。c.表遞進,如“而且”。d.表轉(zhuǎn)折,如“似是而非”。e.連接肯定和否定表互為補充,如“濃而不烈”。f.連接狀語和中心詞表修飾,如“侃侃而談”。g.插在主語謂語中間表假設,如“人而無信,不知其可”)。
3. ?表(從……到……):從上而下。
1. 副詞。
2. 用在動詞、形容詞和其它詞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詞或名詞性語素前面,構(gòu)成形容詞: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謙)。不刊(無須修改,不可磨滅)。不學無術。不速之客。
3. 單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問:他現(xiàn)在身體好不?
(動)回:~回。
最近文章
http://yanglaopt.net/ciyu_view_99493a43ac99493a/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