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若觀火
明若觀火的意思
明若Hao86.com觀火
(1) 明晰得如同觀察火焰那樣。形容觀察問題明白真切
⒈ 明白清楚,好像看火一樣。形容觀察事物十分清楚。
引唐陸贄《奉天論前所答奏未施行狀》:“善惡從類,端如貫珠,成敗象行,明若觀火。”
《書·盤庚上》“予若觀火” 宋蔡沉集傳:“我視汝情,明若觀火?!?/span>
形容觀察事物非常清楚透澈?!稌?jīng).盤庚上》:「予若觀火。予亦拙謀,作乃逸。」唐.陸贄〈奉天論前所答奏未施行狀〉:「多同于善則功多,甚同于惡則禍甚,善惡從類,端如貫珠,成敗象行,明若觀火,此歷代之元龜也?!挂沧鳌付慈缬^火」、「洞若觀火」。
【解釋】象看火那樣清楚。形容看事物十分明晰。
【出處】《尚書 盤庚上》:“予若觀火?!彼?蔡沈集傳:“我視汝情,明若觀火?!?/p>
【示例】周作人《與友人論國民文學(xué)書》:“這個主張的理由明若觀火,一國的文學(xué)如不是國民的,那么應(yīng)當如何?!?/p>
【近義詞】洞若觀火、明如指掌
【語法】明若觀火補充式;作謂語;含褒義。
字義分解
1. 亮,與“暗”相對:明亮。明媚。明凈。明鑒(a.明鏡;b.指可為借鑒的明顯的前例;c.明察)。明滅。明眸。明艷。明星。明珠暗投(喻懷才不遇或好人失足參加壞團伙,亦泛指珍貴的東西得不到賞識)。
2. 清楚:明白。明顯。明晰。明了。明確。明朗。
3. 懂得,了解:明哲保身。不明事理。深明大義。
4. 公開,不隱蔽:明說。明講。明處。
5. 能夠看清事物:明察秋毫。耳聰目明。眼明手快。
6. 睿智:英明。賢明。明君。
7. 視覺,眼力:失明。
8. 神靈,泛指祭神供神之物:明器(殉葬用的器物,亦作“冥器”)。
9. 次(專指日或年):明日。明年。
10. 中國朝代名:明代。
11. 姓。
1. 如果,假如:若果。倘若。假若。天若有情天亦老。
2. 如,像:年相若。安之若素。旁若無人。置若罔聞。門庭若市。
3. 你,汝:若輩?!案粢?,復(fù)若賦,則何如?”
4. 約計:若干(gān )。若許。
5. 此,如此:“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猶緣木而求魚也?!?/p>
6. 順從:“曾孫是若?!?/p>
7. 指“海若”(古代神話中的海神):“望洋向若而嘆?!?/p>
8. 指“若木”(古代神話中的樹名)。
9. 指“杜若”(古書上說的一種香草):“沐蘭澤,含若芳”。若英(“杜若”的花)。
10. 文言句首助詞,常與“夫”合用:“若夫陰雨霏霏,連月不開?!?/p>
11. 用在形容詞或副詞后,表示事物的狀態(tài):“桑之未落,其葉沃若”。
1. 看,察看:觀看。觀止(贊嘆所看到的事物極端完美,無以復(fù)加)。觀風(fēng)(a.暗中察看動靜,以定行止;b.觀察民間風(fēng)俗習(xí)慣,生活狀態(tài))。觀陣。觀賞。觀察。觀感。參觀。
2. 看到的景象或樣子:觀瞻(a.事物的外觀、景象及其留給人們的印象;b.注視,瞻望)。大觀。奇觀。
3. 對事物的看法、認識:觀點。觀念。主觀??陀^。世界觀。
(1)(~兒)物體燃燒時所發(fā)的光和焰。
(2)指槍炮彈藥:~器|~力|軍~|走~。
(3)火氣:上~|敗~。
(4)形容紅色:~紅|~雞。
(5)比喻緊急:~速|~急。
(6)(~兒)比喻暴躁或憤怒:~性|冒~|心頭~起。
(7)同“伙”。
(8)(Huǒ)姓。
最近文章
http://yanglaopt.net/ciyu_view_99421143ac994211/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