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原之戚
令原之戚的意思
⒈ 后因以“令原之戚”指兄、弟去世。
引《詩·小雅·常棣》:“脊令在原,兄弟急難,每有良朋,況也永嘆?!?br />毛傳:“脊令,雝渠也。”
鄭玄箋:“雝渠,水鳥。而今在原,失其常處,則飛則鳴求其類,天性也,猶兄弟之於急難?!?br />宋張世南《<游宦紀(jì)聞>序》:“紹定改元,適有令原之戚,閉門謝客,因追思,捉筆紀(jì)録,不覺盈軸,以‘游宦紀(jì)聞’題之?!?/span>
【解釋】指兄、弟去世
【出處】《詩經(jīng) 小雅 常棣》:“脊令在原,兄弟急難,每有良朋,況也永嘆?!?/p>
【示例】紹定改元,適有令原之戚,閉門謝客,因追思,捉筆紀(jì)錄。宋·張世南《序》
【語法】令原之戚作賓語;指兄、弟去世。
字義分解
1. 〔令狐〕a.古地名,在今山西省臨猗縣一帶;b.復(fù)姓。
(1)(形)最初的;開始的:~始|~人|~生動(dòng)物。
(2)(形)原來;本來:~地|~作者。
(3)(形)沒加工的:~棉|~煤|~油。
(4)(Yuán)姓。
(5)(動(dòng))原諒:情有可~。
(6)(名)寬廣平坦的地方:平~|高~|草~。
(7)同“塬”。
1. 助詞,表示領(lǐng)有、連屬關(guān)系:赤子之心。
2. 助詞,表示修飾關(guān)系:緩兵之計(jì)。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謂結(jié)構(gòu)之間,使成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4. 代詞,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閑視之。
5. 代詞,這,那:“之二蟲,又何知”。
6. 虛用,無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
(1)(名)親戚。
(2)(名)姓。
(3)(形)憂愁;悲傷。
(4)(名)古代像斧一樣的兵器。
最近文章
http://yanglaopt.net/ciyu_view_993c2743ac993c27/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