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飛鳳舞
龍飛鳳舞的意思
形容氣勢奔放雄壯或姿態(tài)生動活潑。
形容[hao86.com好工具]筆勢雄奇生動。
⒈ 形容氣勢奔放雄壯或姿態(tài)生動活潑。
引周中孚《鄭堂札記》卷二引晉郭璞《臨安志》:“天目山前兩乳長,龍飛鳳舞到錢唐?!?br />宋蘇軾《表忠觀碑》:“天目之山, 苕水出焉,龍飛鳳舞,萃於臨安。”
秦牧《藝海拾貝·菊花與金魚》:“它們有的端雅大方,有的龍飛鳳舞?!?br />清蔣士銓《冬青樹·西臺》:“事去時移,甚龍飛鳳舞,尚存王氣。”
⒉ 形容筆勢雄奇生動。
引《老殘游記》第九回:“草書寫得龍飛鳳舞,出色驚人?!?/span>
形容山勢蜿蜒起伏,氣勢磅礴。宋.蘇軾〈表忠觀碑〉:「天目之山,苕水出焉,龍飛鳳舞,萃于臨安。」也作「鳳舞龍飛」。
【解釋】像龍在飛騰;像鳳在歡舞。原形容山勢蜿蜒曲折;奔放雄偉。舊時迷信;認為是帝王氣象。現(xiàn)形容書法筆勢飄逸多姿。多指草書。
【出處】宋 蘇軾《表忠觀碑》:“天目之山,苕水出焉,龍飛鳳舞,萃于臨安。”
【示例】抬頭看見北墻上掛著四幅大屏,草書得龍飛鳳舞,出色驚人。(清 劉鶚《老殘游記》第九回)
【近義詞】揮灑自如、無拘無束、鸞翔鳳翥、筆走龍蛇、龍蛇飛動、天馬行空、遒勁有力
【反義詞】春蚓秋蛇、信筆涂鴉
【語法】龍飛鳳舞聯(lián)合式;作謂語、賓語、定語;形容書法筆勢有力。
字義分解
(1)(名)我國古代傳說中的神異動物;能興云降雨。
(2)(名)封建時代作為帝王的象征;也把龍字用在帝王使用的東西上。
(3)(名)生物學(xué)上指古代一些巨大的爬行動物;如恐龍、翼手龍等。
(4)(名)(Lónɡ)姓。
(1)鳥飛。
(2)(形)物體在空中飄蕩或行駛:雪花紛~。
(3)(形)快;像飛一樣:~駛。
(4)(動)揮發(fā):酒~味了。
(5)(形)意外的:流言~語。
(1)(名)鳳凰:龍~|丹~朝陽。
(2)(名)姓。
1. 按一定的節(jié)奏轉(zhuǎn)動身體表演各種姿勢:舞蹈。舞技。舞姿。舞會。舞劍。舞女。舞曲。舞臺。
2. 耍弄:舞弊。舞文弄墨。
最近文章
http://yanglaopt.net/ciyu_view_99373943ac993739/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