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親不認
六親不認的意思
六親不認
(1) 六親:泛指一切親戚。六親不認,所有親戚,一概不認。是說一個人過于冷酷自私,只顧自己,不顧別人
(2) ;現(xiàn)在也用來形容鐵面無私,照章辦事,不講私情
⒈ 形容不留情面,按章辦事。
引張?zhí)煲怼度f仞約》:“那名堂一立,就六親不認了。”
劉忠立《覺醒》:“他可不行,查起票來,六親不認?!?/span>
⒉ 謂不講情義,翻臉不認人。
引馮德英《苦菜花》第二章:“我罷了差事,他不唯不幫忙,反倒六親不認了?!?br />郭澄清《大刀記》十五:“余山懷六親不認,真不是東西!”
六親,泛指所有親屬。六親不認形容不留情面或不講情義。
如:「他發(fā)財了,卻六親不認,刻薄寡恩!」
【解釋】六親:父、母、兄、弟、妻、子。不認所有親屬。形容不通人情世故;也指對誰都不講情面;不徇私情。
【出處】張?zhí)煲怼度f仞約》:“那名堂一立,就六親不認了?!?/p>
【示例】我丟了差事云找他,他不惟不幫忙,反倒六親不認了。(馮德英《苦菜花》第三章)
【近義詞】寡情絕義、鐵面無私、無情無義
【反義詞】與人為善、普渡眾生
【語法】六親不認主謂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
字義分解
1. ?數(shù)名,五加一(在鈔票或單據(jù)上常用大寫“陸”代):六書(古時分析漢字形、音、義而歸納出來的六種造字法)。六甲。六藝(a.古時指“禮”、“樂”、“射”、“御”、“書”、“數(shù)”六種技藝;b.六經(jīng))。六欲(佛教名詞,指“色欲”、“形貌欲”、“威儀姿態(tài)欲”、“言語音聲欲”、“細滑欲”、“人想欲”;泛指人的各種欲望)。六合(“東”、“南”、“西”、“北”、“上”、“下”,用以指天地和宇宙)。六親(較早是指“父”、“母”、“妻”、“子”、“兄”、“弟”;泛指所有親屬)。六經(jīng)(六種儒家經(jīng)典,即《詩》、《書》、《易》、《禮》、《樂》、《春秋》)。六畜(六種家畜,指“豬”、“?!?、“羊”、“馬”、“雞”、“狗”)。六朝(
)(“吳”、“東晉”、“宋”、“齊”、“梁”、“陳”,先后建都于建康,即今中國江蘇省南京市,后又泛稱“南北朝”)。六腑(中醫(yī)指“胃”、“膽”、“大腸”、“小腸”、“膀胱”、“三焦”)。六言詩。六弦琴。2. ?中國古代樂譜的記音符號,相當(dāng)于簡譜“5”。
1. 有血統(tǒng)或夫妻關(guān)系的:親屬。親人。親緣。雙親(父母)。親眷。
2. 婚姻:親事。
3. 因婚姻聯(lián)成的關(guān)系:親戚。親故。親鄰。親朋。
4. 稱呼同一地方的人:鄉(xiāng)親。
5. 本身,自己的:親睹。親聆。親筆。
6. 感情好,關(guān)系密切:親密。相親。親睦。親疏。
7. 用嘴唇接觸表示喜愛:親吻。
1. 副詞。
2. 用在動詞、形容詞和其它詞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詞或名詞性語素前面,構(gòu)成形容詞: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謙)。不刊(無須修改,不可磨滅)。不學(xué)無術(shù)。不速之客。
3. 單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問:他現(xiàn)在身體好不?
(1)(動)認識;分辯:~字|~清是非。
(2)(動)跟本來沒有關(guān)系的人建立某種關(guān)系:~老師。
(3)(動)表示同意;承認:~可|~輸|~錯兒。
(4)(動)認吃虧(后面要帶‘了’):你不用管;這事我~了。
最近文章
http://yanglaopt.net/ciyu_view_99343443ac993434/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