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驤蠖屈
龍驤蠖屈的意思
喻隨時屈伸、(好工具h(yuǎn)ao86.com)上下。
⒈ 喻隨時屈伸、上下。
引《文選·劉孝標(biāo)<廣絕交論>》:“蓋圣人握金鏡,闡風(fēng)烈,龍驤蠖屈,從道污隆?!?br />李善注:“班固《漢書·韓彭》述曰:‘云起龍驤,化為侯王?!吨芤住吩唬骸唧吨?,以求伸也?!?br />呂延濟(jì)注:“言圣人持明道,開風(fēng)葉,騰之如龍,屈之如蠖,亦隨時隆殺也。”
字義分解
(1)(名)我國古代傳說中的神異動物;能興云降雨。
(2)(名)封建時代作為帝王的象征;也把龍字用在帝王使用的東西上。
(3)(名)生物學(xué)上指古代一些巨大的爬行動物;如恐龍、翼手龍等。
(4)(名)(Lónɡ)姓。
馬抬著頭快跑。
(名)尺蠖;尺蠖蛾的幼蟲;生長在樹上;顏色像樹皮;行動時身體一屈一伸地前進(jìn);是害蟲。
1. ?使彎曲,與“伸”相對:屈曲(
)。屈折。屈膝。屈伸(彎曲和伸直,引申為失意和得意)。首屈一指。卑躬屈膝。2. ?低頭,降服:屈服。屈從。威武不屈。
3. ?冤枉,叫人不痛快:冤屈。委屈。屈辱。屈才。屈就(受委屈而擔(dān)任某種職務(wù),常用于請人任職的客套話)。屈駕。屈己待人。
4. ?理虧:屈心(虧心,昧心)。理屈詞窮。
5. ?姓。
最近文章
http://yanglaopt.net/ciyu_view_99310e43ac99310e/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