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無拾遺
路無拾遺的意思
路無拾遺
(1) 東西掉在路上沒有人拾去據(jù)為己有,形容大治之世
⒈ 見“路不拾遺”。
形容社會風氣良好。參見「道不拾遺」條?!犊鬃蛹艺Z.卷一.相魯》:「長幼異食,強弱異任,男女別涂,路無拾遺。」明.徐元《八義記.鉏麑觸槐》:「今夕拜告神祇,愿滿朝文武,各依官職,讒言不入,運民路無拾遺。」也作「道不拾遺」、「路不拾遺」。
【解釋】見“路不拾遺”。
【出處】《孔子家語·相魯》:“孔子初仕為中都宰,中都魯邑制為養(yǎng)生送死之節(jié),長幼異食、如禮年五十異食也強弱異任、任謂力作之事各從所任不用弱也男女別涂、路無拾遺、器不雕偽,……”
【近義詞】路不拾遺
【語法】路無拾遺作賓語、定語;形容社會風氣好。
字義分解
(1)(名)道路:陸~|水~|大~|同~。
(2)(名)路程:~很遠|八千里~。
(3)(名)(~兒)途徑;門路:生~|活~兒。
(4)(名)條理:理~|思~|筆~。
(5)(名)地區(qū);方面:南~貨|外~人。
(6)(名)路線:三~進軍|七~公共汽車。
(7)(名)種類;等次:這一~人|哪一~病。
(8)(名)(Lù)姓。
1.沒有,與“有”相對;不:無辜。無償。無從(沒有門徑或找不到頭緒)。無度。無端(無緣無故)。無方(不得法,與“有方”相對)。無非(只,不過)。無動于衷。無所適從。
1. 撿,從地上拿起:拾草。拾糞。拾零(撿取某方面的零碎材料,常用于文章標題)。拾取。俯拾皆是。拾人牙慧。
2. 收,斂,整理:收拾。拾掇。
3. “十”的大寫。
4. 舊稱射箭人穿在左臂上的皮制護袖。
1.遺失。
2.遺失的東西:路不拾~。
3.遺漏:~忘。補~。
4.留下:~跡?!丁2弧嗔?。
5.專指死人留下的:~容?!珖??!?/span>
6.排泄大小便或精液(多指不自主的):~矢。~尿。~精。
最近文章
http://yanglaopt.net/ciyu_view_992a7d43ac992a7d/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