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詞語拼音 漢語解釋
犬馬之養(yǎng)
犬馬之養(yǎng)的意思
《論語?為政》:“今之孝者,是謂能養(yǎng)。至于犬馬,皆能有養(yǎng);不敬,何以別乎?”后因以“犬【好工具h(yuǎn)ao86.com】馬之養(yǎng)”為供養(yǎng)父母的謙辭。
⒈ 后因以“犬馬之養(yǎng)”為供養(yǎng)父母的謙辭。
引《論語·為政》:“今之孝者,是謂能養(yǎng)。至於犬馬,皆能有養(yǎng);不敬,何以別乎?”
宋王安石《上相府書》:“故輒上書闕下,愿殯先人之丘冢,自託於筦庫,以終犬馬之養(yǎng)焉?!?br />清袁枚《隨園隨筆·諸經(jīng)》:“疏稱:臣早失父母,犬馬之養(yǎng),已無所施?!?/span>
語本《論語.為政》:「今之孝者,是謂能養(yǎng)。至于犬馬,皆能有養(yǎng);不敬,何以別乎?」泛指奉養(yǎng)父母。
【解釋】供養(yǎng)父母的謙辭。
【出處】先秦 孔子《論語 為政》:“今之孝者,是謂能養(yǎng)。至于犬馬,皆能有養(yǎng);不敬,何以別乎?”
【示例】清·袁枚《隨園隨筆·諸經(jīng)》:“臣早失父母,犬馬之養(yǎng),已無所施?!?/p>
【語法】犬馬之養(yǎng)偏正式;作賓語;含褒義。
字義分解
1.狗:獵犬。警犬。犬馬之勞。犬牙交錯。犬子(謙辭,對人稱自己的兒子)。桀犬吠堯(喻走狗一心為主子效勞)。
(1)(名)哺乳動物;頸部有鬃;四肢強(qiáng)??;善跑;是重要的力畜之一;皮可制革。
(2)(形)大:~蜂|~勺。
(3)(Mǎ)姓。
1. 助詞,表示領(lǐng)有、連屬關(guān)系:赤子之心。
2. 助詞,表示修飾關(guān)系:緩兵之計。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謂結(jié)構(gòu)之間,使成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4. 代詞,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閑視之。
5. 代詞,這,那:“之二蟲,又何知”。
6. 虛用,無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
(1)(動)供給生活資料或生活費(fèi)用:扶~|贍~|~活。
(2)(動)飼養(yǎng)或培植(動物、花草):~豬。
(3)(動)生育:~了一個兒子。
(4)(動)撫養(yǎng)的(非親生的):~父|~子。
(5)(動)培養(yǎng):~成習(xí)慣。
(6)(動)使身心得到滋補(bǔ)或休息;以增進(jìn)精力或恢復(fù)健康:~?。!荨煛鼱I~|~精蓄銳。
(7)(動)養(yǎng)護(hù):~路。
(8)(動)(毛發(fā))留長;蓄起不剪。
(9)(動)扶植;扶助:以工~農(nóng)。
最近文章
http://yanglaopt.net/ciyu_view_98f28343ac98f283/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