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者的意思
⒈ 或者。
引清麥孟華《論中國宜尊君權(quán)抑民權(quán)》:“西國幣制定自朝廷,若者為鎊,若者為羅卜,若者為佛朗,舉國如一,莫敢殊異。”
清無名氏《革命之原因》:“及一旦償兵費,賠教案,甚至供玩好,養(yǎng)國蠹者,則又莫不取之於商。若者有捐,若者有稅,若者加以洋關(guān),而又抽以釐金,若者抽以釐金,而又加以洋關(guān)?!?/span>
字義分解
1. 如果,假如:若果。倘若。假若。天若有情天亦老。
2. 如,像:年相若。安之若素。旁若無人。置若罔聞。門庭若市。
3. 你,汝:若輩?!案粢郏瑥?fù)若賦,則何如?”
4. 約計:若干(gān )。若許。
5. 此,如此:“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猶緣木而求魚也。”
6. 順從:“曾孫是若。”
7. 指“海若”(古代神話中的海神):“望洋向若而嘆。”
8. 指“若木”(古代神話中的樹名)。
9. 指“杜若”(古書上說的一種香草):“沐蘭澤,含若芳”。若英(“杜若”的花)。
10. 文言句首助詞,常與“夫”合用:“若夫陰雨霏霏,連月不開?!?/p>
11. 用在形容詞或副詞后,表示事物的狀態(tài):“桑之未落,其葉沃若”。
(1)(助)用在形容詞或動詞后面;或帶有形容詞或動詞的詞組后面;表示有此屬性或做此動作的人或事物:黃須~|賣柑~|符合標準~。
(2)(助)用在某某工作、某某主義后面;表示從事某項工作或信仰某個主義的人:文藝工作~|共產(chǎn)主義~。
(3)(助)〈書〉用在“二、三、數(shù)”等數(shù)詞后面;指上文所說的幾件事物:二~必居其一|兩~缺一不可。
(4)(助)〈書〉用在詞、詞組、分句后面表示停頓:風(fēng)~;空氣流動而成。
(5)(助)用在句尾表示命令語氣(多見于早期白話):路上小心在意~!
(6)(代)同“這”(多見于早期白話):~番|~邊。
與若者相關(guān)的成語
最近文章
http://yanglaopt.net/ciyu_view_98e88543ac98e885/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