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精品国产手机自在线观|九九热思思精品视频|中文字幕aⅴ专区|黄国产成年人精品

    好工具>漢語詞典>拼音查詞>qing開頭的詞語>輕徭薄賦>

    輕徭薄賦怎么讀,輕徭薄賦什么意思,輕徭薄賦造句,輕徭薄賦解釋,漢語詞典

    qīngyáobáo

    輕徭薄賦

    輕徭薄賦

    拼音:qīng yáo báo fù

    注音:ㄑ一ㄥ 一ㄠˊ ㄅㄠˊ ㄈㄨˋ

    詞性:成語

    輕徭薄賦的意思

    • 詞語解釋:

      徭:勞役。薄:減輕。賦:稅收。減輕勞役Hao86.com和稅收。指減輕勞動(dòng)人民的負(fù)擔(dān)。
    • 引證解釋:

      ⒈ 見“輕繇薄賦”。

    • 國語詞典:

      減輕勞役,降低賦稅。《清史稿.卷三九一.李棠階傳》:「為今日平亂計(jì),非輕徭薄賦不能治本?!挂沧鳌篙p徭薄稅」。

    • 成語解釋

      【解釋】見“輕繇薄賦”。

      【出處】東漢·班固《漢書·昭帝紀(jì)贊》:“光知時(shí)務(wù)之要,輕徭薄賦,與民休息?!?/p>

      【示例】凌力《少年天子》引子:“趁著朝廷蠲免三餉,輕徭薄賦,也仗著永平府圈地較少,居然人口漸增、耕地漸復(fù)?!?/p>

      【近義詞】輕賦薄斂、輕徭薄稅

      【反義詞】橫征暴斂、苛捐雜稅

      【語法】輕徭薄賦作謂語、定語、賓語;用于政策等。

      查看更多

      網(wǎng)絡(luò)解釋:

      輕徭薄賦

    • 輕徭薄賦是我國歷代相沿的輕稅的財(cái)政思想。春秋時(shí),晉文公(公元前636—前628)圖興霸業(yè),提出“薄斂”(《國語·晉語》)的施政措施; 晉悼公 (公元前573—前559)恢復(fù)晉國霸業(yè)時(shí),也把“薄賦斂”當(dāng)作重要的施政措施。后來,晏子也主張“薄斂”(《左傳》昭公二十年),先秦諸家普遍主張“薄賦斂” 。 但是,各自的出發(fā)點(diǎn)又不完全一致。孔子反對(duì)重課,主張“斂從其薄”。是用以攻擊魯國季氏的賦稅改革。

    輕徭薄賦的近反義詞

    近義詞

    反義詞

    • 漢文帝自奉儉約,食不重肉、妾不衣帛,卻輕徭薄賦,這是真儉約。
    • 是以輕徭薄賦,不奪農(nóng)時(shí),寧積于人,無藏于府。
    • 九月,頒均田令,清丈田畝,勸課農(nóng)桑,輕徭薄賦。
    • 同時(shí),政府輕徭薄賦,勸課農(nóng)桑,鼓勵(lì)商業(yè)。
    • 高祖悲百姓遭戰(zhàn)國百王之苦,暴秦蹂躪之慘,輕徭薄賦,與民休息,孝惠,孝文繼統(tǒng),不改高祖之政,至今四十余載,天下富足,百姓殷實(shí)。
    • 因風(fēng)傳滿清輕徭薄賦,漢人反而對(duì)于滿清則翹首以望,只要這傳聞屬實(shí),漢民并不介意胡人帝于中華。
    • 自從曹操入主青州后,輕徭薄賦、與民休息,嚴(yán)禁地方豪情圈占民田。
    • 然后選賢任能,輕徭薄賦,海晏河清,天下太平。
    • 當(dāng)今皇帝鑾鋒二世更是一位賢明的君主,其輕徭薄賦,廣開言路,使得國力在原有基礎(chǔ)上百尺竿頭,更進(jìn)一步,也震懾了西大陸虎視耽耽的諸國。
    • 我但劃江而守,輕徭薄賦,以寬民力,四方孰不斂衽來朝?那時(shí)我等再揮師北上,然則十年之間,終當(dāng)混一矣。

    字義分解

    • 讀音:qīng

      (1)(形)重量??;比重?。?span>身~如燕。

      (2)(形)負(fù)載小;裝備簡單:~裝|~騎兵|~車從。

      (3)(形)數(shù)量少;程度淺:年紀(jì)~|工作很~|~傷。

      (4)(形)輕松:~音樂。

      (5)(形)不重要:責(zé)任~|關(guān)系不~。

      (6)(形)用力不猛:~抬~放|~推一下。

      (7)(形)輕率:~信|~舉妄動(dòng)。

      (8)(形)輕視:~慢|~敵|~財(cái)重義。

    • 讀音:yáo

      (名)勞役:~役。

    • 讀音:báo,bó,bò
      [ báo ]

      1. 厚度小的:薄片。薄餅。

      2. 冷淡,不熱情:薄待。

      3. 味道淡:薄酒。

      4. 土地不肥沃:薄田。

    • 讀音:fù

      (1)(動(dòng))(上對(duì)下)交給:~予。

      (2)(名)舊指田地稅:田~|~稅。

      (3)(名)我國古代文體;盛行于漢魏六朝;是韻文和散文的綜合體。

      (4)(動(dòng))做(詩、詞):~詩一首。

    http://yanglaopt.net/ciyu_view_98ca2343ac98ca23/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