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莼羹
千里莼羹的意思
舊時多作思鄉(xiāng)之辭。語出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陸機(jī)詣王hao86.com武子,武子前置數(shù)斛羊酪,指以示陸曰:‘卿江東何以敵此?’陸曰:‘有千里莼羹,但未下鹽豉耳!’”千里,湖名,在江蘇·溧陽縣。莼羹,用莼菜煮的湯。原為具有吳地風(fēng)味的名菜,后泛指本鄉(xiāng)特產(chǎn),含思鄉(xiāng)之意。
⒈ 參閱《晉書·陸機(jī)傳》、 宋曾三異《因話錄·莼羹》。參閱《晉書·陸機(jī)傳》、 宋曾三異《因話錄·莼羹》。
引舊時多作思鄉(xiāng)之辭。語出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陸機(jī)詣王武子,武子前置數(shù)斛羊酪,指以示陸曰:‘卿江東何以敵此?’ 陸曰:‘有千里蓴羹,但未下鹽豉耳!’”
千里,湖名,在江蘇溧陽縣。蓴羹,用蓴菜煮的湯。原為具有吳地風(fēng)味的名菜,后泛指本鄉(xiāng)特產(chǎn),含思鄉(xiāng)之意。亦作“千里蒓羹”。 金王渥《驛口橋看白蓮》詩:“百年蓬鬢關(guān)心切, 千里蒓羹與愿違?!?br />亦省作“千里蓴”。 唐杜甫《贈別賀蘭铦》詩:“我戀岷山芋,君思千里蓴?!?/span>
【解釋】千里湖里莼菜做的湯,味道鮮美,不必用鹽豉做調(diào)味品。泛指有地方風(fēng)味的土特產(chǎn)。
【出處】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言語》:“有千里莼羹,但未下鹽豉耳!”
【示例】百年蓬鬢關(guān)心切,千里莼羹與愿違(金 王渥《驛口橋看白蓮》詩)
【語法】千里莼羹偏正式;作主語、賓語;泛指有地方風(fēng)味的土特產(chǎn)。
字義分解
(1)(數(shù))數(shù)目;十個百。
(2)(形)比喻很多:~方百計。
1.(~兒)衣服、被褥等東西不露在外面的那一層;紡織品的反面:被~兒。衣服~兒。這面是~兒,那面是面兒。
2.方位詞。里邊(跟“外”相對):~屋。~圈。往~走。
3.街坊:鄰~?!?/p>
4.家鄉(xiāng):故~。鄉(xiāng)~。
5.古代五家為鄰,五鄰為里。
6.姓。
7.長度單位,1市里等于150丈,合500米。
(名)莼菜;多年生水草;葉子呈橢圓形;深綠色;漂在水面上;開暗紅色小花。嫩葉可以食用。也說水葵。
(名)煮或蒸成的汁狀、糊狀、凍狀的食品。
最近文章
http://yanglaopt.net/ciyu_view_98a39a43ac98a39a/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