捧頭鼠竄
捧頭鼠竄的意思
⒈ 按,《宋史·宦者傳三·童貫》作“奉頭鼠竄”。按,《宋史·宦者傳三·童貫》作“奉頭鼠竄”。
引形容狼狽逃跑。語本《史記·淮陰侯列傳》:“﹝蒯通曰﹞:‘ 常山王背項王,奉項嬰頭而竄,逃歸于漢王?!?br />《漢書·蒯通傳》:“常山王奉頭鼠竄?!?br />顏師古注:“言其迫窘逃王,如鼠之藏竄?!?br />宋陸游《聞虜酋遁歸漠北》詩:“天威在上賊膽破,捧頭鼠竄吁可哀?!?br />鄭志鴻《常語尋源·捧頭鼠竄》引《宋史》:“金人圍太原,童貫欲遁, 張純正止之曰:‘平生推重太師,幾許威重;及臨事乃捧頭鼠竄,何面目見天子乎?’”
形容像老鼠懼人一般,狼狽逃走的樣子。參見「奉頭鼠竄」條。
【解釋】抱著腦袋,象老鼠似地逃竄。形容倉皇逃跑的狼狽相。
【出處】《漢書 蒯通傳》:“常山王奉(捧)頭鼠竄,以歸漢王?!?/p>
【示例】宋·陸游《聞虜酋遁歸漠北》:“天威在上賊膽破,捧頭鼠竄吁可哀?!?/p>
【近義詞】抱頭鼠竄、奉頭鼠竄、棄甲丟盔、狼奔豕突、群魔亂舞、落荒而逃、逃之夭夭
【語法】捧頭鼠竄作謂語、定語、狀語;形容敵人的狼狽相。
字義分解
(1)(動)用雙手托:~著米。
(2)(量)用手能捧的東西:一~米。
(3)(動)奉承人或代人吹噓:~場。
1.人身最上部或動物最前部長著口、鼻、眼等器官的部分。
2.指頭發(fā)或所留頭發(fā)的樣式:剃~。梳~。平~。分~。你的臉形留這種~不合適。
3.物體的頂端或末梢:山~。筆~兒。中間粗,兩~兒細。
4.事情的起點或終點:話~兒。提個~兒。這種日子到什么時候才是個~兒啊!
5.物品的殘余部分:布~兒。蠟~兒。鉛筆~兒。
6.頭目:李~兒。他是這一幫人的~兒。
7.方面:他們是一~兒的。心掛兩~。
8.第一:~等?!枴?/span>
9.領(lǐng)頭的;次序居先的:~車?!R。~羊。
10.姓。
(名)哺乳動物的一科;通稱老鼠;有的地區(qū)叫耗子。
(1)(動)逃跑;亂跑:流~。
(2)(動)改動(文字):~改。
最近文章
http://yanglaopt.net/ciyu_view_988cd343ac988cd3/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