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廂樂歌
注音:ㄙˋ ㄒ一ㄤ ㄩㄝˋ ㄍㄜ
四廂樂歌的意思
⒈ 晉與南朝宋齊時,朝會燕饗所用的樂歌,統(tǒng)稱四廂樂歌。 《南齊書·樂志》:“元會大饗四廂樂歌辭, 晉泰始五年太僕傅玄撰。正旦大會行禮歌詩四章,壽酒詩一章,食舉東西廂樂十三章,黃門郎張華作。上壽食舉行禮詩十八章,中書監(jiān)荀勗、侍郎成公綏,言數(shù)各異。 宋黃門郎王韶之造《肆夏》四章,行禮一章,上壽一章,登歌三章,食舉十章,《前后舞歌》一章。參閱《晉書·樂志》、《宋書·樂志》。
引齊微改革,多仍舊辭?!?/span>
字義分解
(1)數(shù)目;三加一后所得。(名)
(2)數(shù)目:~個|~位。
(3)姓。
(4)我國民族音樂上的一級。
(1)(名)在正房兩旁的房屋。
(2)(名)(~兒)像房子樣隔開的地方:包~。
(3)(名)靠近城的地區(qū)。
(4)(名)邊;旁(多見于早期白話):這~。
1. 聲音,和諧成調(diào)的:音樂。聲樂。樂池。樂音(有一定頻率,和諧悅耳的聲音)。樂歌(①音樂與歌曲;②有音樂伴奏的歌曲)。樂正(周代樂官之長)。樂府(原是中國漢代朝廷的音樂官署,主要任務(wù)是采集民間詩歌和樂曲;后世把這類民歌或文人模擬的作品亦稱作“樂府”)。
2. 姓。
(1)(名)歌曲:民~|山~兒|唱一個~兒。
(2)(動)唱:~者|高~一曲。
最近文章
http://yanglaopt.net/ciyu_view_98778d43ac98778d/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