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緡錢的意思
⒈ 漢代所行稅法之一,對商人、手工業(yè)者、高利貸者和車船所征的賦稅。課稅對象為商品或資產(chǎn),“緡錢”為計稅單位。
引《漢書·武帝紀》:“﹝元狩四年﹞初算緡錢?!?br />顏師古注引李斐曰:“緡,絲也,以貫錢也。一貫千錢,出算二十也。”
茅盾《雨天雜寫之一》:“及至‘算緡錢’,一時商人破產(chǎn)者數(shù)十萬戶,蓬蓬勃勃的商業(yè)資本勢力遂一蹶而不振?!?/span>
字義分解
(1)(動)計算數(shù)目。
(2)(動)計算進去:~題。
(3)(動)謀劃;計劃:~計|失~。
(4)(動)推測:我~他今天該考試了。
(5)(動)認做;當做:~我的。
(6)(名)算數(shù);承認有效力:我們中國人說話是~數(shù)的。
(7)(動)作罷;不計較:~了吧。
(8)(副)總算:最后~弄懂了。
(1)(名)古代穿銅錢用的繩。
(2)(量)指成串的銅線。
(1)(名)銅錢:一個~|~串兒。
(2)(名)貨幣:銀~|一塊~。
(3)(名)款子;費用:一筆~|飯~|車~|買書的~。
(4)(名)錢財:有~有勢|斂~|摟~|撈~。
(5)(名)(~兒)形狀像銅錢的東西:榆~兒|紙~兒。
(6)(名)(Qián)姓。
(7)(量)重量單位。十厘等于一錢;十錢等于一兩。
最近文章
http://yanglaopt.net/ciyu_view_986af943ac986af9/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