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向無敵
所向無敵的意思
所向無敵
(1) 力量所達到的地方,沒有任何力量可與之匹敵。形容無往而不勝
⒈ 所到之處,沒有敵手。
引《晉書·蘇峻傳》:“峻狡黠有智力,其徒黨驍勇,所向無敵?!?br />《舊唐書·李嗣業(yè)傳》:“嗣業(yè)每持大棒衝擊,賊眾披靡,所向無敵?!?br />《蕩寇志》第一一〇回:“猿臂兵個個奮勇,大呼馳突,所向無敵?!?br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章:“正在這時,他看見李自成已經(jīng)殺敗了馬科和幾員大將,在戰(zhàn)場上縱橫馳騁,所向無敵。”
所到之處,無人可相與抗衡。形容力量強大,銳不可擋。
【解釋】沒有能敵得住的對手。指誰也抵擋不住。多形容軍威極壯;銳不可當。
【出處】三國 蜀 諸葛亮《心書》:“善將者,因天之時,就地之勢,依人之利,則所向無敵,所擊者萬全矣?!?/p>
【示例】我自起兵以來,所向無敵。(清 陳忱《水滸后傳》第十五回)
【近義詞】所向披靡、勇往直前、望風披靡、勢如破竹、百戰(zhàn)百勝、當者披靡、長驅(qū)直入、勢不可當、戰(zhàn)無不勝、攻無不克
【反義詞】屢戰(zhàn)屢敗、三戰(zhàn)三北、不堪一擊、潰不成軍、風聲鶴唳
【語法】所向無敵主謂式;作謂語、賓語;含褒義。
字義分解
1. 處,地方:住所。哨所。場所。處所。
2. 機關(guān)或其他辦事的地方的名稱:研究所。派出所。
3. 量詞,指房屋:一所四合院。
4. 用在動詞前,代表接受動作的事物:所部(所率領(lǐng)的部隊)。所謂(a.所說的;b.某些人所說的,含不承認意)。無所謂(不關(guān)緊要,不關(guān)心)。所有。各盡所能。所向無敵。有所不為而后可以有為。
5. 用在動詞前,與前面的“為”或“被”字相應(yīng),表示被動的意思:為人所敬。
6. 姓。
(1)(名)方向:志~|風~。
(2)(動)對著;特指臉或正面對著:~陽|面~|相~而行。
(3)(動)〈書〉將近;接近:~曉雨止。
(4)(動)偏袒:別老~著他。
(5)(介)表示動作的方向:~前看|~先進人物學(xué)習。
(6)(名)姓。
(7)(副)一向;從來:~有研究|~無此例。
1.沒有,與“有”相對;不:無辜。無償。無從(沒有門徑或找不到頭緒)。無度。無端(無緣無故)。無方(不得法,與“有方”相對)。無非(只,不過)。無動于衷。無所適從。
(1)(名)敵人。
(2)(動)抵擋:所向無~。
(3)(形)相當:勢均力~。
最近文章
http://yanglaopt.net/ciyu_view_98675643ac986756/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