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例錢的意思
⒈ 宋代商業(yè)附加稅之一。又名市利錢。 《宋史·食貨志上三》:“兩浙和買并稅紬絹布帛,頭子錢外,又收市例錢四十,例外約增數(shù)萬緡,以分給人吏。
引政和初,詔罷市例錢?!?/span>
字義分解
(1)(名)集中買賣貨物的固定場所;市場:米~|夜~。
(2)(名)買賣貨物:~惠。
(3)(名)城市:~民|都~。
(4)(名)行政區(qū)劃單位;分直轄市和市。
(5)(名)屬于市制的(度量衡單位):~尺|~斤。
(1)(名)(~子)用來幫助說明或證明某種情況或說法的事物:舉~|~證。
(2)(名)從前有過;后來可以仿效或依據(jù)的事情:援~|先~|史無前~。
(3)(名)調(diào)查或統(tǒng)計(jì)時(shí);指合于某種條件的事例:病~。
(4)(名)規(guī)則;體例:條~|~外。
(5)(名)按條例規(guī)定的;照成規(guī)進(jìn)行的:~會|~行公事。
(1)(名)銅錢:一個~|~串兒。
(2)(名)貨幣:銀~|一塊~。
(3)(名)款子;費(fèi)用:一筆~|飯~|車~|買書的~。
(4)(名)錢財(cái):有~有勢|斂~|摟~|撈~。
(5)(名)(~兒)形狀像銅錢的東西:榆~兒|紙~兒。
(6)(名)(Qián)姓。
(7)(量)重量單位。十厘等于一錢;十錢等于一兩。
最近文章
http://yanglaopt.net/ciyu_view_985f4643ac985f46/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