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財仗義
疏財仗義的意思
疏財仗義
(1) 講義氣,拿出錢來【hao86.com好工具】幫助別人
⒈ 亦作“疎財仗義”。輕視錢財而講求義氣。多指用錢助人,扶危濟(jì)困。
引元劉君錫《來生債》第四折:“則為我救困扶危,疎財仗義,都做了註福消愆?!?br />《水滸傳》第六一回:“慷慨疏財仗義,論英名播滿乾坤?!?br />郭沫若《我的童年》第一篇一:“這樣講江湖的人是不顧家的,他不能不疏財仗義?!?/span>
肯施舍錢財而重視義氣。元.無名氏《來生債.第四折》:「則為我救困扶危,疏財仗義,都做了注福消愆?!挂沧鳌刚塘x疏財」。
【解釋】講義氣,輕視錢財。多指出錢幫助人,扶危濟(jì)困。
【出處】元 劉君錫《來生債》第四折:“則為我救困扶危,疏財仗義,都做了注福消愆?!?/p>
【示例】郭沫若《我的童年》第一篇:“這樣講江湖的人是不顧家的,他不能不疏財仗義。”
【近義詞】仗義疏財、重義輕財
【反義詞】見利忘義
【語法】疏財仗義聯(lián)合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字義分解
(1)(動)清除阻塞使通暢;疏通
(2)(形)事物之間距離遠(yuǎn);事物的部分之間空隙大:~林|~星。
(3)(形)關(guān)系遠(yuǎn);不親近;不熟悉:~遠(yuǎn)|生~。
(4)(動)疏忽:~于防范。
(5)(形)空虛:志大才~。
(6)(動)分散;使從密變?。?span>~散。
(7)姓。
(8)(名)封建時代臣下向君主分條陳述事情的文字;條陳:上~。
(9)(名)古書的比“注”更詳細(xì)的注解;“注”的注:《十三經(jīng)注~》。
(名)錢和物資的總稱:~物|理~。
(1)(動)執(zhí);拿著(兵器)
(2)(名)兵器的總稱:儀~。
(3)(動)憑借;倚仗:~勢欺人。
(4)(動)指戰(zhàn)爭或戰(zhàn)斗:打好春耕生產(chǎn)這一~。
1. ?公正合宜的道理或舉動:正義。義不容辭。義無反顧。仗義直言。
2. ?合乎正義或公益的:義舉。義務(wù)。義憤。義演。見義勇為。
3. ?情誼:義氣。恩義。義重如山。
4. ?意思,人對事物認(rèn)識到的內(nèi)容:意義。含義。釋義。微言大義。
5. ?指認(rèn)為親屬的:義父。
6. ?人工制造的(人體的部分):義齒。義肢。
7. ?姓。
最近文章
http://yanglaopt.net/ciyu_view_98539043ac985390/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