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yǔ)詞語(yǔ)拼音 漢語(yǔ)解釋
殊形詭狀
殊形詭狀的意思
猶言奇形【好工具h(yuǎn)ao86.com】怪狀。
⒈ 猶言奇形怪狀。
引唐康駢《劇談錄·說(shuō)方士》:“往往有神物來(lái)萃,殊形詭狀,深可駭人?!?br />清方苞《游雁蕩記》:“若茲山則浙東西山海所蟠結(jié),幽奇險(xiǎn)峭,殊形詭狀者,實(shí)大且多?!?/span>
奇特怪異的形狀。清.方苞〈游雁蕩記〉:「若茲山則浙東西山海所蟠結(jié),幽奇險(xiǎn)峭,殊形詭狀者,實(shí)大且多?!挂沧鳌甘庑喂譅睢埂?/p>
【解釋】猶言奇形怪狀。
【出處】唐·康駢《劇談錄·說(shuō)方士》:“往往有神物來(lái)萃,殊形詭狀,深可駭人?!?/p>
【示例】清·方苞《游雁蕩記》:“若茲山則浙東西山海所蟠結(jié),幽奇險(xiǎn)峭,殊形詭狀者,實(shí)大且多?!?/p>
【近義詞】殊形怪狀、殊形詭色、奇形怪狀
【語(yǔ)法】殊形詭狀作賓語(yǔ)、定語(yǔ);形容物體的外形。
字義分解
(1)(動(dòng))死。
(2)(形)不同;差異:~途同歸。
(3)(形)特別;特殊:~功|~效。
(4)(副)〈書(shū)〉很;極:懸~。
(5)〈書(shū)〉(動(dòng))斷;絕。
(1)(名)形狀:方~|圖~|地~。
(2)(名)形體;實(shí)體:有~|~影不離。
(3)(動(dòng))顯露;表現(xiàn):喜~于色|~諸筆墨。
(4)(動(dòng))對(duì)照:相~見(jiàn)絀|相~之下。
(1)(形)欺詐;奸滑:~詐|~計(jì)。
(2)(形)〈書(shū)〉奇異:~形|~觀|~異。
(1)(動(dòng))形態(tài):~態(tài)|奇形怪~。
(2)(名)情況:~況|病~。
(3)(動(dòng))陳述或描摹:~語(yǔ)|~其事。
(4)(名)陳述事件或記載事跡的文字:~紙|~子|行~。
(5)(名)褒獎(jiǎng)、委任等文件:獎(jiǎng)~|委任~。
按照詞語(yǔ)字?jǐn)?shù)查詢(xún)
最近文章
http://yanglaopt.net/ciyu_view_984dd343ac984dd3/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