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證的意思
⒈ 見“疏證”。亦作“疏証”。闡釋考證。
引清章學(xué)誠《文史通義·和州文徵序例》:“作者生平大節(jié)及其所著書名,似宜存李善《文選》註例,稍為疏證?!?br />陳旦《<列子·楊朱篇>偽書新證》:“今僅就《天瑞》一篇言之,其托偽之跡,已不可掩;茍廣為疏証,雖累帙不能盡?!?/span>
考據(jù)、會(huì)通古書的義理,加以補(bǔ)充、校訂、考證、闡釋。如清王念孫《廣雅疏證》、皮錫瑞《鄭志疏證》等。
字義分解
(1)(動(dòng))清除阻塞使通暢;疏通
(2)(形)事物之間距離遠(yuǎn);事物的部分之間空隙大:~林|~星。
(3)(形)關(guān)系遠(yuǎn);不親近;不熟悉:~遠(yuǎn)|生~。
(4)(動(dòng))疏忽:~于防范。
(5)(形)空虛:志大才~。
(6)(動(dòng))分散;使從密變?。?span>~散。
(7)姓。
(8)(名)封建時(shí)代臣下向君主分條陳述事情的文字;條陳:上~。
(9)(名)古書的比“注”更詳細(xì)的注解;“注”的注:《十三經(jīng)注~》。
(1)(名)證明:~人|~詞|~婚|~券|~書。
(2)(名)證據(jù);證件
最近文章
http://yanglaopt.net/ciyu_view_984cdc43ac984cdc/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