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手待斃
束手待斃的意思
束手待斃,束手待死,束手就斃
(1) 捆起手來等死
(2) 比喻危難時不想方設(shè)法,坐Hao86.com等敗亡
⒈ 捆住手等死。比喻遇到危難時不積極想辦法解決,卻坐等敗亡。
引《宋史·禮志十七》:“與其束手待斃,曷若并計合謀,同心戮力,奮勵而前,以存國家。”
《三國演義》第七回:“兵臨城下,將至壕邊,豈可束手待斃!”
毛澤東《抗日時期的經(jīng)濟(jì)問題和財政問題》:“如果不發(fā)展人民經(jīng)濟(jì)和公營經(jīng)濟(jì),我們就只有束手待斃?!?/span>
把手綁起來等待死亡。比喻危難時不想辦法解決,坐等敗亡。《三國演義.第七回》:「兵臨城下,將至壕邊,豈可束手待斃!」《封神演義.第九四回》:「今天下諸侯會兵至此,眼見滅國,無人替天子出力,束手待斃而已!」也作「斂手待斃」。
【解釋】捆起手來等死。比喻遇到困難不積極想辦法;坐著等失敗。
【出處】《宋史 禮志十七》:“與其束手待斃,曷若并計合謀,同心戮力?!?/p>
【示例】(1)敵軍壓境,我們要設(shè)法突圍,不可束手待斃。(2)與其束手待斃,不如拼死一搏,也許還能闖出一條生路。
【近義詞】束手無策、束手就擒、垂死掙扎、計無所出、一籌莫展、坐以待斃、引頸受戮
【反義詞】應(yīng)付自如、死里求生、死里逃生
【語法】束手待斃偏正式;作謂語;含貶義。
字義分解
(1)(動)捆縛;系(jì)
(2)(名)用于捆在一起的東西:一~鮮花。
(3)(名)聚集成一長條的東西:電子~。
(4)(動)控制;約束:拘~|~手~腳。
(5)姓。
(1)(名)人體上肢前端能拿東西的部分。
(2)(動)拿著:人~一冊。
(3)(形)小巧而便于拿的:~冊|~折。
(4)(形)親手:~抄。
(5)(~兒)量詞;用于技能、本領(lǐng):他真有兩~。
(6)(名)擅長某種技能的人或做某種事的人:選~|能~。
1. 等,等候:待到。待旦。拭目以待。
2. 以某種態(tài)度或行為加之于人或事物:對待。招待。待遇。待人接物。
3. 將,要(古典戲曲小說和現(xiàn)代某些方言的用法):正待出門,有人來了。
1.死(用于人時多含貶義):~命。擊~。牲畜倒~。
2.槍斃:昨天~了一個搶劫殺人犯。
3.仆倒:多行不義必自~。
最近文章
http://yanglaopt.net/ciyu_view_98450543ac984505/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