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yǔ)詞語(yǔ)拼音 漢語(yǔ)解釋
神明的意思
神明
(1) 神靈;神祗
(2) 指人的精神和智慧
(3) 英明;圣明
⒈ 天地間一切神靈的總稱(chēng)。
引《易·繫辭下》:“陰陽(yáng)合德,而剛?cè)嵊畜w,以體天地之變,以通神明之德?!?br />孔穎達(dá)疏:“萬(wàn)物變化,或生或成,是神明之德?!?br />《孝經(jīng)·感應(yīng)》:“天地明察,神明彰矣?!?br />唐玄宗注:“事天地能明察,則神感至誠(chéng)而降福佑,故曰彰也?!?br />漢焦贛《易林·萃之噬嗑》:“六爻既立,神明喜告,文定吉祥, 康叔受禍?!?br />巴金《家》四:“她覺(jué)得,世間的一切都是由一個(gè)萬(wàn)能的無(wú)所不知的神明安排好了的?!?/span>
⒉ 特指太陽(yáng)神。
引《史記·封禪書(shū)》:“長(zhǎng)安東北有神氣,成五采,若人冠絻焉?;蛟粬|北,神明之舍;西方,神明之墓也?!?br />裴駰集解引張晏曰:“神明,日也。日出東北,舍謂陽(yáng)谷 ;日沒(méi)於西,墓謂濛谷也?!?/span>
⒊ 明智如神。
引《淮南子·兵略訓(xùn)》:“見(jiàn)人所不見(jiàn)謂之明,知人所不知謂之神。神明者,先勝者也。”
漢焦贛《易林·旅之漸》:“黃帝紫云,圣且神明?!?br />《初刻拍案驚奇》卷四:“隱娘到許,遇見(jiàn)如此,服劉公神明,便棄魏歸許?!?/span>
⒋ 謂人的精神,心思。
引《荀子·解蔽》:“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br />《素問(wèn)·靈蘭秘典論》:“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br />王冰注:“清靜棲靈,故曰神明出焉?!?br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shuō)新語(yǔ)·賢媛》:“髮白齒落,屬於形骸;至於眼耳關(guān)於神明,那可便與人隔。”
宋司馬光《晚食菊羹》詩(shī):“神明頓颯爽,毛髮皆蕭然?!?/span>
⒌ 神圣;高超。
引《易·繫辭上》:“圣人以此齊戒,以神明其德夫?!?br />朱熹本義:“使其心神明不測(cè),如鬼神之能知來(lái)也。”
《禮記·檀弓上》:“其曰明器,神明之也。”
孔穎達(dá)疏:“神明,微妨無(wú)方,不可測(cè)度,故云非人所知也?!?br />五代徐夤《上盧三拾遺以言見(jiàn)黜》詩(shī):“疾危必厭神明藥,心惑多嫌正直言?!?/span>
⒍ 漢武帝所建臺(tái)名,在建章宮內(nèi),為祀仙人處。上有承露盤(pán),有銅仙人舒掌,捧銅盤(pán)玉杯,以承云表之露。參閱《三輔黃圖·建章宮》。
引《文選·班固<西都賦>》:“神明鬱其特起,遂偃蹇而上躋。”
李善注引《漢書(shū)》:“孝武立神明臺(tái)?!?br />清黃宗羲《陳伯美先生七十壽序》:“內(nèi)侍引入禁苑,徧觀玉堂、神明、漸臺(tái)、太液之勝,餉以?xún)?nèi)珍?!?/span>
一切神的通稱(chēng)。
字義分解
(1)(名)迷信的人指天地萬(wàn)物的創(chuàng)造者和統(tǒng)治者;也指能力、德行高超的人物死后的精靈:~位|財(cái)~。
(2)(名)神話(huà)傳說(shuō)中的人物;有超人的能力:用兵如~。
(3)(形)特別高超或出奇、令人驚異的:~速|~效。
(4)(名)精神;精力:費(fèi)~。
(5)(名)(~兒)神氣:~色|~情。
(6)(形)〈方〉聰明;機(jī)靈:這孩子真~。
(7)姓。
1. 亮,與“暗”相對(duì):明亮。明媚。明凈。明鑒(a.明鏡;b.指可為借鑒的明顯的前例;c.明察)。明滅。明眸。明艷。明星。明珠暗投(喻懷才不遇或好人失足參加壞團(tuán)伙,亦泛指珍貴的東西得不到賞識(shí))。
2. 清楚:明白。明顯。明晰。明了。明確。明朗。
3. 懂得,了解:明哲保身。不明事理。深明大義。
4. 公開(kāi),不隱蔽:明說(shuō)。明講。明處。
5. 能夠看清事物:明察秋毫。耳聰目明。眼明手快。
6. 睿智:英明。賢明。明君。
7. 視覺(jué),眼力:失明。
8. 神靈,泛指祭神供神之物:明器(殉葬用的器物,亦作“冥器”)。
9. 次(專(zhuān)指日或年):明日。明年。
10. 中國(guó)朝代名:明代。
11. 姓。
按照詞語(yǔ)字?jǐn)?shù)查詢(xún)
最近文章
http://yanglaopt.net/ciyu_view_9830e243ac9830e2/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