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應氣求
聲應氣求的意思
⒈ 參見“聲氣”。參見“聲氣”。
引指情投意合或志同道合的人彼此間相互呼應或唱和。語出《易·乾》:“同聲相應,同氣相求?!?br />明劉若愚《酌中志·見聞瑣事雜記》:“如酌古準今,談經論史,探性命之原,圖不朽之業(yè),樂聲應氣求而不孤者,則劉君、鄭君是矣。”
清陳田《<明詩紀事己籤>序》:“嘉靖之季,以詩鳴者有后七子, 李(李攀龍)王(王世貞 )為之冠;與前七子隔絶數(shù)十年,而此唱彼和,聲應氣求,若出一軌?!?br />孫中山《駁“?;蕡蟆薄罚骸安恢锩c洪門,志同道合,聲應氣求,合力舉義,貴有應盡,非同利用?!?/span>
同聲相應,同氣相求。語本改為《易經.乾卦.文言》:「子曰:『同聲相應,同氣相求?!弧购笥靡员扔鞅舜酥救?、意氣相投。明.李贄〈富莫富于常知足〉:「朋來四方,聲應氣求,達之至也。」也作「聲求氣應」。
【解釋】應:應和,共鳴;求:尋找。同類的事物相互感應。比喻志趣相投的人自然地結合在一起。
【出處】《周易 乾》:“同聲相應,同氣相求?!?/p>
【示例】孫中山《駁“?;蕡蟆薄罚骸安恢锩c洪門,志同道合,聲應氣求,合力舉義,貴有應盡,非同利用?!?/p>
【近義詞】意氣相投、情投意合
【語法】聲應氣求聯(lián)合式;作謂語;含褒義。
字義分解
(1)(名)(~兒)聲音:雨~。
(2)(量)表示聲音發(fā)出的次數(shù):喊了兩~。
(3)(動)發(fā)出聲音;宣布;陳述:~東擊西。
(4)(名)名聲:~譽|~望。
(5)(名)聲母:雙~疊韻。
(6)(名)字調:平~|四~。
1. 回答或隨聲相和:應答。呼應。應對(答對)。應和(hè)。反應(a.化學上指物質發(fā)生化學變化,產生性質和成分與原來不同的新物質;b.人和動物受到刺激而發(fā)生的活動和變化;c.回響,反響)。
2. 接受,允許,答應要求:應邀。應聘。應考。
3. 順合,適合:順應。適應。應機。應景。應時。應用文。
4. 對待:應付。應變。應酬。
(1)(名)氣體:毒~|煤~|沼~。
(2)(名)特指空氣:~壓。
(3)(名)指自然界冷熱陰晴等現(xiàn)象:天~|~候|~象|秋高~爽。
(4)(名)氣息:沒~了|上不來~。
(5)(名)味:香~|臭~。
(6)(名)人的精神狀態(tài):勇~|朝~。
(7)(名)人的作風習氣:官~|嬌~。
(8)(動)生氣;發(fā)怒:~人。
(9)(名)欺壓:再也不受資本家的~了。
(10)(動)使人生氣:你別~我。
(11)(名)中醫(yī)指人體內能使各器官正常地發(fā)揮機能的原動力:元~。
(12)(名)中醫(yī)指某種病象:你別~我。(名)欺壓
(13)(名)欺壓
(1)(動)請求:~救|~教。
(2)(動)要求:精益~精。
(3)(動)追求;探求;尋求:~學問|實事~是|刻舟~劍|不~名利。
(4)(動)需求;需要:供~關系|供過于~。
(5)姓。
最近文章
http://yanglaopt.net/ciyu_view_982c8c43ac982c8c/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