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詞語拼音 漢語解釋
省吏的意思
⒈ 指唐宋時(shí)在中央政府及三館任職的官吏。
引《新唐書·裴坦傳》:“坦見休(裴休 ),重愧謝, 休勃然曰:‘此令狐丞相之舉, 休何力?’顧左右索肩輿亟出,省吏眙駭,以為唐興無有此辱,人為坦羞之。”
宋陸游《老學(xué)庵筆記》卷四:“館職??噘罕。羧耸冲X甚厚。 周子充作正字時(shí),嘗戲曰:‘豈所謂省官不如省吏耶?’都下舊謂館職為省官,故云。”
字義分解
1. 地方行政區(qū)域:省份。省會。
2. 節(jié)約,不費(fèi):省錢。省事。省吃儉用。
3. 簡易,減免:省略。省稱。省寫。
4. 中國古官署名:中書省(a.魏晉開始設(shè)置,總管國家政務(wù),歷代有所沿革,唐初設(shè)“中書、尚書、門下”三省共管政事;b.元代“中書省”兼管“尚書省”的職權(quán),權(quán)更重,成為中央最高的官署,稱地方最高行政官署為“行中書省”,簡稱“省”,是現(xiàn)在“省”的來歷)。尚書省。門下省。秘書省。
5. 古代稱王宮禁地:省中。省闥(禁中)。
(1)(名)舊社會沒有品級的小公務(wù)人員:胥~。
(2)(名)舊社會泛指官吏:大~|酷~。
最近文章
http://yanglaopt.net/ciyu_view_98293943ac982939/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