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茂盛枝葉下垂貌。
漢 東方朔 《七諫·初放》:“便娟之修竹兮,寄生乎江潭。上葳蕤而防露兮,下泠泠而來風(fēng)?!?南朝 梁 江洪 《詠薔薇》:“當(dāng)戶種薔薇,枝葉太葳蕤。” 唐 柳宗元 《袁家渴記》:“搖颺葳蕤,與時推移。”
羽毛飾物貌。
《漢書·司馬相如傳上》:“下摩蘭蕙,上拂羽蓋;錯翡翠之葳蕤,繆繞玉綏?!?顏師古 注:“葳蕤,羽飾貌。” 南朝 梁 沉約 《九日侍宴樂游苑》詩:“虹旌迢遞,翠華葳蕤?!?宋 沉遘 《贈李審言》詩:“使節(jié)葳蕤出 漢 宮,我方受瑞守 江 東。”
華美貌;艷麗貌。
《玉臺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妾有繡腰襦,葳蕤自生光?!薄段倪x·左思<蜀都賦>》:“敷蘂葳蕤,落英飄颻?!?張銑 注:“葳蕤,花鮮好貌?!?唐 劉禹錫 《觀舞柘枝》詩之一:“胡服何葳蕤,僊僊登綺墀?!?/p>
柔弱貌。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胭脂》:“葳蕤自守,幸白璧之無瑕;縲絏苦爭,喜錦衾之可覆?!?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章佖》:“兒家小娘子葳蕤之質(zhì),年十六,孤處無依,欲求人家蘭玉而伉儷之?!?/p>
萎頓貌。
《史記·司馬相如列傳》:“紛綸葳蕤,堙滅而不稱者,不可勝數(shù)也?!?司馬貞 索隱引 胡廣 曰:“葳蕤,委頓也。” 明 王錂 《春蕪記·感嘆》:“休得葳蕤低揭,心愁意慵?!?清 憂患馀生 《鄰女語》:“我的父親何等激昂,難道我就是這樣的葳蕤不成?”
據(jù)《太平廣記》卷三一六引《錄異傳·劉照》載: 建安 中 河間 太守 劉照 婦亡,后太守夢見一婦人,往就之,又遺一雙鎖,太守不能名,婦曰:“此萎蕤鎖也。以金縷相連,屈伸在人,實(shí)珍物。吾方當(dāng)去,故以相別,慎無告人!”“萎蕤”亦寫作“葳蕤”。后因以“葳蕤”借指鎖。
唐 韓翃 《江南曲》:“春樓不閉葳蕤鎖,緑水回通宛轉(zhuǎn)橋?!?明 顧大典 《青衫記·承璀授閫》:“葳蕤重疊瑣深宮,掃除近侍飛龍?!?清 宣鼎 《夜雨秋燈錄三集·記錢姬假途脫籍事》:“急啟葳蕤,而已空諸所有?!?/p>
古代一種首飾。
清 方以智 《通雅·衣服》:“﹝步搖﹞往時男女皆可飾,男冠如曲纓葳蕤之類?!?唐 鮑溶 《李夫人歌》:“葳蕤半露芙蓉色,窈窕將期環(huán)珮身?!?宋 司馬光 《樞密院開啟圣節(jié)道場排當(dāng)詞·作語》:“印紱相鮮金錯落,珮環(huán)交映玉葳蕤?!?/p>
草名。即萎蕤。
南朝 梁 任昉 《述異記》卷下:“葳蕤草,一名麗草,又呼為女草, 江 浙 中呼娃草?!?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一·萎蕤》:“按 黃公紹 《古今韻會》云:‘葳蕤,草木葉垂之貌?!瞬莞L多鬚,如冠纓下垂之緌而有威儀,故以名之。凡羽蓋旌旗之纓緌,皆像葳蕤,是矣?!眳⒁姟?萎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