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物的開始。
漢 董仲舒 《春秋繁露·玉英》:“謂一元者,大始也?!薄稘h書·董仲舒?zhèn)鳌罚骸啊洞呵铩分^一元之意,一者萬物之所從始也,元者辭之所謂大也。謂一為元者,視大始而欲正本也?!?/p>
漢 《三統(tǒng)歷》法以四千六百一十七年為一元。
《漢書·律歷志上》:“凡四千六百一十七歲,與一元終。經(jīng)歲四千五百六十,災(zāi)歲五十七。”
宋 邵雍 把世界從開始到消滅的一個(gè)周期叫做一元。一元有十二會(huì),一會(huì)有三十運(yùn),一運(yùn)有十二世,一世有三十年,故一元共有十二萬九千六百年。見所著《皇極經(jīng)世·觀物篇一》。
《朱子語類》卷二四:“到得一元盡時(shí),天地又是一番開闢?!薄段饔斡洝返谝换兀骸吧w聞天地之?dāng)?shù),有十二萬九千六百歲為一元?!?/p>
一個(gè)中心或本原。參見“ 一元化 ”、“ 一元論 ”。
指天下。
《晉書·赫連勃勃載記》:“夷一元之窮災(zāi),拯六合之沉溺?!?/p>
一頭。參見“ 一元大武 ”。
清 代稱元寶一枚為一元。
清 袁枚 《答孫補(bǔ)山相公書》:“捧到國(guó)寶一元,照人若雪。”
清 末以來的貨幣單位,銀圓一枚為一元,一元等于十角或一百分。元,本作“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