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釋
指每一個民族有權按照自己的愿望來處理自己的事情,不容別人強加干涉。民族自決是被壓迫民族、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所爭取的基本權利。
詞語來源
該詞語來源于人們的生產生活。
詞語造句
1、第一條,我們要求,基于民族自決的權利,所有德意志人聯(lián)合為“大德意志國”。
2、但澤,95%是德國人,《凡爾賽條約》違反伍德羅·威爾遜(WoodrowWilson)的民族自決原則將其從德國割裂了出去。
3、芬恩大使現(xiàn)在就職于普林斯頓大學的列支敦斯登民族自決研究院,威爾遜公共和國際事務學院。
4、同時必須指出,應全面和正確理解民族自決原則。少數(shù)別有用心的人懷著不可告人的目的,以民族自決為幌子,公然鼓吹分裂主權國家。
5、有強大鄰國的國家要為民族自決權而斗爭。
6、在歷史上,民族自決權推動了民族獨立和民族解放運動的發(fā)展。
7、威爾遜民族自決思想及在西伯利亞問題上的實踐一直是史學家研究的重點。
8、他說:“這是通過民族自決來決定的。??颂m群島的民眾想歸屬英國?!?br />9、瑪解陣要求民族自決,反對在政治、經濟、社會上壓迫他們的反動政府。
10、殖民體系瓦解后,學術界對國際法中的民族自決原則進行了重新認識和思考。
11、愛國主義情感、社會調查和理論鉆研是鄧演達的民族自決思想形成的重要原因。
12、衛(wèi)生保健關鍵:公正,主權,民族自決。
13、本文認為,中共二大提出并不符合中國國情的民族自決主張,有其一定的必然性。
14、民族自決作為國際法基本原則之一,對于反對殖民主義、促進民族解放運動的發(fā)展有極其重要的戰(zhàn)略意義。
15、中國人希望在和會上運用“民族自決”的原則解決山東問題。
16、民族自決權理論是馬克思主義處理民族問題的一個基本原則。
17、俄羅斯星期二承認南奧塞梯和阿布哈茲的獨立違背了上述原則。相反,他們提出了對抗性的民族自決原則。
18、但過分夸大民族自決,又會導致種族歧視乃至仇殺。
19、這是歪曲、濫用民族自決原則,為其戰(zhàn)略目標服務的歷史例證,值得后人永遠記取。
20、蘇聯(lián)的成立過程中充分體現(xiàn)了列寧的民族平等、自愿和民族自決的原則。
21、我國實行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是對列寧的“民族自決權”思想的揚棄。
22、在尋求民族自決、建構民族國家與鞏固政治穩(wěn)定的過程中,民族主義帶有的非理性傾向,也有其特定的社會文化根源。
23、國權是國家的基本權利,是國家主權、民族自決權和發(fā)展權的統(tǒng)一體。
24、凡是針對中國平民的襲擊,叫做民族自決。
25、鄧演達的民族自決思想與中國共產黨倡導的獨立自主思想有著本質相同的內涵;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