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釋
親緣關(guān)系較遠(種、屬間)的生物個體間的雜交。如馬和驢、小麥和黑麥的雜交。這種方法可以培育出優(yōu)良品種。
詞語來源
該詞語來源于人們的生產(chǎn)生活。
詞語造句
1、植物遠緣雜交是作物育種中廣泛應(yīng)用的技術(shù)。
2、發(fā)現(xiàn)與母本水稻相比,遠緣雜交后代高粱稻基因組在中度重復順序部分發(fā)生了變化。
3、本文對遠緣雜交性細胞融合的潛在價值,促進雜種胚胎繼續(xù)發(fā)育的方法及某些遠緣雜種形成的機制進行了探討。
4、結(jié)論:可利用遠緣雜交優(yōu)勢,篩選和獲得有效成分含量高的雜交新品種。
5、選擇了蘭科六個屬的蘭花為試材,并以蘭屬的六個種為重點進行遠緣雜交育種技術(shù)研究,培育出了四個雜交種試管苗。
6、遠緣雜交是許多天然植物種群的一個顯著特性,其結(jié)果往往是通過多倍體化或者在二倍體水平上形成新物種。
7、因此,該物種是小麥育種中利用遠緣雜交進行外源基因?qū)氲膬?yōu)良親本。
8、前人的研究表明遠緣雜交常常伴隨著程序化的序列刪除。
9、提出了利用F2群體估計遠緣雜交中不育基因位點的位置和效應(yīng)的一種統(tǒng)計方法。
10、利用激光和高壓靜電場對試材的花粉進行處理,以期克服自交不親和性和遠緣雜交不親和性。
11、用這種體細胞融合的技術(shù),如今已在動物間實現(xiàn)了小鼠和田鼠,小鼠和小雞,甚至于小鼠和人等許多遠緣和超遠緣的體細胞雜交。
12、所有的梨亞科是由兩個遠緣祖先類型雙雜交演化的異源多倍體。
13、用一種植物的總基因組DNA與近緣或遠緣物種的染色體雜交,可以研究植物近緣或遠緣物種基因組進化關(guān)系。
14、本論文開展了藏藥材與遠緣科間植物的不對稱體細胞雜交研究,建立了體細胞雜交再生植株的實驗體系;
15、遠緣雜交是現(xiàn)代蔬菜作物品種改良的重要手段之一。
16、本試驗研究了高粱同源四倍體與約翰遜草遠緣雜交的結(jié)實性及其后代表現(xiàn)。
17、誘變有提高基因突變率、打破性狀連鎖和促進基因重組、克服植物自交不親和性、促進遠緣雜交實現(xiàn)基因轉(zhuǎn)移等特點。
18、研究表明,通過遠緣雜交能夠選育出具有高產(chǎn)、抗病和優(yōu)質(zhì)的小麥新材料。
19、本文首次報告了甜菜遠緣雜交胚珠培養(yǎng)的結(jié)果。
20、未來作物改良的最大希望在于有用外源基因的導入,遠緣雜交是導入外源有用基因的主要途徑之一。
21、特定的條件下遠緣雜交育成的品種(系),在較大的群體中進行某幾個性狀的定向選擇,可以育成新需性狀的小麥品種。
22、植物遠緣雜交技術(shù)近年來取得較大進展,育成了一批遠緣雜交品種。
23、并對種間雜交不親和性遺傳機制、遠緣雜交對茄子品種改良的意義及存在問題作了初步探討。
24、在遠緣雜交中能加速識別包含有目的基因的外源DNA小片段是否轉(zhuǎn)移到推廣品種中。
25、通過遠緣雜交的方法,可將偃麥草的染色體片段或基因?qū)氲狡胀ㄐ←溨校购笳攉@得偃麥草的優(yōu)良性狀。
26、將野生稻細胞核基因通過遠緣雜交引入恢復系,拓寬恢復系遺傳背景。
27、后果是短創(chuàng)立,遠緣雜交堆疊高,狹隘的十字架。
28、并討論了遠緣雜交的重要性和復雜性,提出了遠緣雜交不親和性分子機理的研究方法。
29、黃牛和牦牛遠緣雜交后代犏牛雄性不育是牦牛雜交改良中的一大難題。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