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nèi)容
中世紀西歐早期的封建帝國。因建立者查理大帝(即查理曼)而得名。查理原是法蘭克王國加洛林王朝國王,故又稱加洛林帝國。查理大帝統(tǒng)治時期(768-814),版圖西南至厄布羅河,北臨北海,東至易北河和多瑙河,南面包括意大利北半部。定都亞琛。查理死后,帝國陷于內(nèi)戰(zhàn)。843年,根據(jù)《凡爾登和約》,帝國分裂為三部分:萊茵河以東地區(qū)稱東法蘭克王國;斯海爾德河、默茲河以西地區(qū)稱西法蘭克王國;北起北海,循萊茵河而南,包括羅訥河,直到中部意大利,仍承襲皇帝稱號。大體奠定了近代德意志、法蘭西、意大利三國的雛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