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解釋
1.《禮記·中庸》 宋 朱熹 題解:“中者,不偏不倚,無過不及之名?!痹^中庸之道適得其中而無偏頗之弊,后常用于指不偏袒任何一方。 魯迅 《華蓋集續(xù)編·送灶日漫筆》:“在現(xiàn)今的世上,要有不偏不倚的公論,本來是一種夢(mèng)想;即使是飯后的公評(píng),酒后的宏議,也何嘗不可姑妄聽之呢?!?馬南邨 《燕山夜話·王道和霸道》:“歷來也有一部分人,對(duì)于王道和霸道兩派之間的斗爭(zhēng),采取所謂不偏不倚的態(tài)度,企圖找到一條折衷的道路?!?/p>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