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nèi)容
北斗是由天樞、天璇、天璣、天權(quán)、玉衡、開陽、搖光七星組成的。古代漢族人民把這七星聯(lián)系起來想象成為古代舀酒的斗形。天樞、天璇、天璣、天權(quán)組成為斗身,古曰魁;玉衡、開陽、搖光組成為斗柄,古曰杓。北斗星在不同的季節(jié)和夜晚不同的時間,出現(xiàn)于天空不同的方位,所以古人就根據(jù)初昏時斗柄所指的方向來決定季節(jié):斗柄指東,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北斗七星從斗身上端開始,到斗柄的末尾,按順序依次命名為α、β、γ、δ、ε、ζ、η,中國古代漢族天文學(xué)家分別把它們稱作:天樞、天璇、天璣、天權(quán)、玉衡、開陽、搖光。從“天璇”通過“天樞”向外延伸一條直線,大約延長5倍多些…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