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解釋
比喻已達(dá)目的,即忘其憑借?!败酢币嘧鳌?筌 ”。《莊子·外物》:“荃者所以在魚,得魚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 成玄英 疏:“筌,魚笱也,以竹為之,故字從竹。亦有從草者,蓀荃也,香草也,可以餌魚,置香於柴木蘆葦之中以取魚也。蹄,兔罝也,亦兔弶也,以繫係兔腳,故謂之蹄。此二事,譬也。” 三國(guó) 魏 嵇康 《兄秀才公穆入軍贈(zèng)詩》之十四:“嘉彼釣叟,得魚忘筌?!?郭沫若 《新舊與文白之爭(zhēng)》:“我們讀書求學(xué)的,要在得意而忘言,得魚而忘荃。”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