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釋
通過光學儀器觀察物體時,比用肉眼觀察時所能放大的倍數(shù)。望遠鏡放大的是視角,顯微鏡放大的是長度和寬度。
詞語來源
該詞語來源于人們的生產生活。
詞語造句
1、通過將水注入各個元件來改變攝像頭獲取圖像的放大率。
2、通過調解鏡頭中和傳感器底部的水壓就能完成改變攝像頭放大率的功能。
3、當觀察擴展光源時,目鏡中所看到的亮度只跟孔徑和放大率有關,它跟焦比并沒有關系。
4、對于任何放大率的望遠鏡,孔徑越大,其成像亮度越高,成像邊緣越鋒利。
5、以300%-400%的放大率來處理,但是要頻繁切換到全景圖,以查看效果圖。
6、切換蒙版,褪去涂層,200%-400%的高放大率能使你覆蓋掉你稍后想要處理的區(qū)域。
7、在低放大率的情況下,擴展光源往往顯得更亮一些。
8、客戶還可以定制取景器的放大率和取景器明線的位置(框住透過取景器看到的圖像的小框)。
9、在理想狀態(tài)下,望遠鏡可用的最大放大率是其孔徑尺寸(單位:英寸)的60倍左右。
10、一般來說,望遠鏡的焦距越長,它的放大率就越大,成像的尺寸就越大,但是視場范圍就越小。
11、更高的放大率通常用于月亮,行星和雙子星的觀察。
12、由于目鏡是可更換的,望遠鏡根據(jù)需要可以有不同的放大率。
13、如果放大率超過這個上限,圖像往往會變得昏暗,對比度降低等。
14、當放大率繼續(xù)增加時,圖像的銳利度和細節(jié)表現(xiàn)力就會下降。
15、使用電子顯微鏡,可以獲得大得多的放大率。
16、晚上時望遠鏡放大率的下限是其孔徑的3到4倍。
17、許多飛鳥的體型都很小,要得到一個相當大的影像,需要很大的放大率。
18、介紹了應用測量橫向放大率確定兩薄透鏡組成的復合光學系統(tǒng)基點的方法。
19、象的分辨力和清晰度取決于周圍背景的光密度和放大率。
20、將望遠鏡的焦距(單位:mm)除以目鏡的焦距(單位:mm),就可以得到望遠鏡的放大率。
21、那些號稱60mm孔徑望遠鏡的放大率(最大值是142)可以達到375甚至750的生產廠家,其實是在誤導消費者。
22、似乎那還不夠壞,一些地方甚至用高放大率的頭發(fā)圖像來展示他們的直發(fā)器有多‘好’:例如這幅圖片。
23、本文給出了二級近似時近軸球面反射成像的物象規(guī)律,進而討論了橫向放大率與像差。
24、本文提出了用簡單的方法計算全息照相的放大率及重現(xiàn)像的表達式。
25、給出了纖維中光線的軌跡、聚焦的焦距、象距、線放大率和纖維的有效長度等計算公式。
26、大的望遠鏡放大率同時放大了不穩(wěn)定大氣的影響。
27、傾斜放大率有助于光學成像系統(tǒng)的優(yōu)化設計,并可以進行成像大小的精確計算。
28、根據(jù)眼腦視覺理論,研究了熱成像系統(tǒng)角放大率。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