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釋
宋代興起的白話小說,用通俗文字寫成,多以歷史故事和當時社會生活為題材,是宋元民間藝人說唱的底本。今存《清平山堂話本》、《全相平話五種》等。
詞語來源
該詞語來源于人們的生產(chǎn)生活。
引用解釋
1. 宋 代以來說話藝人說唱故事所用的底本。如《京本通俗小說》、《清平山堂話本》、《全相平話五種》等。
詞語造句
1、話本小說與江南文化有著很深的淵源關系。
2、以“游賞”為主題的江南節(jié)日,為話本小說故事的生發(fā)提供了帶有地方人文色彩的敘事時間刻度。
3、從人物結構中我們可以看到拉美魔幻現(xiàn)實主義的影響,從情節(jié)結構中我們還能發(fā)現(xiàn)古代話本小說的影子。
4、他父親及時提醒的話本可以阻止他干蠢事的。
5、凌濛初與李漁都是擬話本小說的大家。
6、作為話本小說中的民主精華,反映婦女呼喚“社會平等”的作品顯得尤其突出。
7、在宋代城市經(jīng)濟飛速發(fā)展,俗文化勃興的背景之下,詞與話本小說表現(xiàn)出極為一致的審美傾向。
8、“一婦二夫”情節(jié)元素即關于女子再嫁、改嫁或者婚外情的敘述,在話本小說中并不罕見。
9、他的努力向我們昭示了一位知識分子的良心,他的努力也代表了擬話本對現(xiàn)實的深重關切,代表了擬話本悲劇精神的樹立。
10、話本小說敘事主要靠講述,文言小說主要靠展示。
11、同時,江南水鄉(xiāng)又為話本小說提供了別致的敘事空間。
12、第三章:分析多回體擬話本小說結構模式從生成到衰落的軌跡。
13、話本小說濫觴于說話藝人和市井文人之作。
14、《型世言》是明末重要的擬話本小說集之一。
15、從敘事結構看,話本小說主要以情節(jié)為結構中心,文言小說主要以人物為結構中心。
16、清初話本的形式也發(fā)生了明顯的變化,主要表現(xiàn)在連綴形式和體制特征兩個方面。
17、元雜劇主唱人的這些選擇、變換原則與話本小說等說唱文學中說書人的地位和表演方法有極大的關聯(lián)性。
18、進而表明:我國歷史小說由“講史”話本向章回說部的過渡,其實是民間創(chuàng)作向個人創(chuàng)作的轉變;
19、話本小說是中國古代文學中的一朵奇葩,其中的一些作品充滿了追求“平等”理想的法制意識。
20、李漁所主張的立一人一事為作品主腦的故事先行理念在其擬話本中表現(xiàn)突出。
21、遍檢《全宋詩》、《全宋詞》及諸多筆記、話本等文獻,考察唐代聲詩在宋代的傳播情況,對其歌唱事實作了辨證;
22、可以說,話本小說的創(chuàng)作帶有鮮明的浙江地域特征,而其時空構建也顯示出濃厚的浙江屬性。
23、昆侖神話和太陽神話本源于昆侖地區(qū)是人類的發(fā)祥地和太陽東升西落這兩個“客觀存在”。
24、面對宋元以來男性渴求女性佐助的角色扮演世態(tài),話本小說的作者紛紛把“女助男”母題作為創(chuàng)作的重心。
25、明代擬話本和章回小說是在虛擬傳播語境下形成的產(chǎn)物。
26、話本小說情節(jié)模式的演變過程中,因果結構是逐漸突顯并被廣泛采用的。
27、潮汕話本是古代中原漢人語言在潮地衍變的產(chǎn)物。
28、《型世言》是一部淹沒了三百多年的明代擬話本小說集,可謂話本小說大系中的一朵奇葩。
29、第二部分“明代話本小說中徽商形象分析”,主要從文學角度考查“徽州商人”這一形象。
30、這一點通過考察一系列相似題材的話本變遷時可以看得更加明顯。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