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解釋
1.浸泡;滲透。 漢 孔融 《臨終詩》:“三人成市虎,浸漬解膠漆?!?唐 劉恂 《嶺表錄異》卷中:“﹝桄榔樹﹞葉下有鬚,如麤馬尾, 廣 人採之以織巾子。其鬚尤宜咸水浸漬,即麤脹而韌。” 宋 蘇舜欽 《昇陽殿故址》詩:“瓦礫雖費犂,土壤頗肥衍。蓋由殺人多,膏血浸漬遠?!?明 何景明 《上楊邃庵書》:“浸漬之灌,可解膠漆?!薄缎≌f選刊》1981年第7期:“菜有三碗……一碗白凈的,鹽水浸漬的蒜瓣。”引申為沉浸。 嚴(yán)復(fù) 《論教育書》:“使學(xué)者之心慮沉潛,浸漬於因果實證之間,庶他日學(xué)成,有療貧起弱之實力。” 葉圣陶 《倪煥之》十五:“她伏著不動,也不看信,讓自己完全浸漬在那種快慰的享受里。”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