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容
【解釋】:原為佛家語,比喻徹悟禪理。后比喻彼此心意一致。【出自】:《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jīng)》:“爾時大梵天王即引若干眷屬來奉獻世尊于金婆羅華,各各頂禮佛足,退坐一面。爾時世尊即拈奉獻金色婆羅華,瞬目揚眉,示諸大眾,默然毋措。有迦葉破顏微笑。”【示例】:自家做來做去,原覺得口吻生花;他人看了又看,也必定~:是亦緣也。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一百回 “拈花微笑”也作“拈花一笑”,佛教語,禪宗以心傳心的第一宗公案(典故),包含兩層意思:一是對禪理有了透徹的理解,二是彼此默契、心神領會、心意相通、心心相印。形容師徒之間的默契、心靈相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