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釋
認識的高級階段。在感性認識的基礎上,把所獲得的感覺材料,經過思考、分析,加以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整理和改造,形成概念、判斷、推理。理性認識是感性認識的飛躍,它反映事物的全體、本質和內部聯(lián)系。
詞語來源
該詞語來源于人們的生產生活。
詞語造句
1、“煙癮比對疾病的任何理性認識都要強?!绷_蘭德里如此說。
2、第二重形式是信息處理形式,其表現(xiàn)是人的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
3、會計理論是人類在漫長的會計實踐的基礎上,經過人類思維運動所產生的理性認識。
4、辯證唯物論的認識運動,如果只到理性認識為止,那末還只說到問題的一半。
5、本文探討了理性認識向感性認識轉化的階段、形態(tài)和基本模式。
6、科學家用理性認識自然。
7、大學辦學理念指大學人對大學如何運作所形成的理性認識、理想追求及其有關的大學教育思想觀念。
8、最后,從根本上在學生心中構建對植物生物學的理性認識。
9、《桃花扇》在理性認識和內心感受上體現(xiàn)了悲劇性,傳達出對歷史、人生的悲劇性體悟。
10、這個概念、判斷和推理的階段,在人們對于一個事物的整個認識過程中是更重要的階段,也就是理性認識的階段。
11、由于人們理性認識上思維方式的偏差,教育的確定性和不確定性在現(xiàn)實中被人為地割裂。
12、實際上,在中國,對于日中關系持有理性認識的年輕人并不少。
13、獨立性并不能自發(fā)實現(xiàn),它要受市場治理結構和注冊會計師理性認識的制約。
14、發(fā)展觀是對社會發(fā)展進程的理性認識,是對社會發(fā)展問題的根本觀點和總的看法。
15、如果認為理性認識可以不從感性認識得來,他就是一個唯心論者。
16、哲理性決策是決策者以價值尺度和理性認識為依據,對未來實踐所做的設計和決斷。
17、這項工作能增強人們對政府監(jiān)管之重要地位的理性認識和直觀感覺。
18、在新的歷史時期,必須深化對文化素質教育的理性認識,把握好文化素質教育的基本原則,全面推進和實施文化素質教育。
19、生活通過思想展現(xiàn)魅力。思想作為理性認識的最高形式,超越了感性認識的局限,能自覺追問和自為創(chuàng)造。
20、同時文中還連帶論及了其他相關問題,這些都對加強人們在日常實際經濟活動中的理性認識與運作可能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21、數學思想方法是對數學知識和方法形成的規(guī)律性的理性認識,其發(fā)展史是教學不容忽視的環(huán)節(jié)。
22、飲食美的范疇的形成根據是飲食審美主體從感性直觀品評和理性認識延展兩個層面產生的不同的審美感受。
23、這是從事教學的教師、從事教育管理的工作人員及學習者都應該具有的理性認識。
24、整體理性認識是小說家創(chuàng)作獲取成功的一個關鍵因素。
25、概念是人的理性認識。
26、在多元主義或后現(xiàn)代的今天,地域美術應該受到更多的重視和理性認識。
27、“大學理念”是人們對大學的理性認識、理想追求及所持的教育思想觀念和哲學觀點。
28、論文對人們理性認識視覺文化傳播,促進視覺文化傳播產業(yè)良性發(fā)展有一定的現(xiàn)實意義。
29、在《白孔雀》中,勞倫斯主要探討了人在面對人的本能和財富、地位等外部環(huán)境時的選擇困境,并以此揭示了理性認識對人的本能的壓抑這一倫理問題。
[查看更多]